火槍的轟鳴響徹戰場,陣前只有拒馬、車炮阻擋的東江軍,率先用重火槍發起了反擊。

有過一次野外作戰的經驗後,東江軍再次擺出了三百人一小陣,小陣之間錯落佈置,迎戰敵人。

一陣潰敗後退,其他小陣卻不受影響。建虜想趁機追殺深入的話,便要遭到左右兩小陣的火力夾擊。

三百人小陣的錯落佈置,使得東江軍有更多二線兵力,能夠形成雙層的戰陣,韌性十足。

而且,郭大靖還有五六千的飛騎作為預備隊,隨時可以投入,與建虜進行馬背上的搏殺。

兵力的絕對優勢,火力的碾壓,給了東江軍英勇戰鬥的底氣。面對賓士而來的建虜,頂著紛飛的箭雨,火槍兵射出槍中的子彈,如同發洩著胸中的怒火。

而承受了火炮轟擊和輕重火槍交叉射擊的建虜,傷亡不小,但也頑強地衝到了拒馬和車炮前。

車炮在轟鳴,噴射出密集如雨的霰…彈,使得建虜的攻勢為之一遏。

拒馬前的建虜被火槍擊倒一片,卻衝破了阻礙,而迎面衝上來的是吶喊的、挺著刺刀的火槍兵。

一些小戰陣與建虜展開了近戰搏殺,這只是大戰場上的一小部分。錯落分佈的火槍戰陣,依然能夠噴吐火焰,形成火力上的交叉打擊。

火箭再次發射,調整了射度和射程,向著馳奔在戰場上的建虜不斷轟擊。

爆炸的黑煙升騰,爆燃彈的團團火焰迸濺,整個戰場上都難再有安全之地。衝上去的建虜在火槍和刺刀下廝殺,遊弋在外的,也在不斷地付出傷亡。

“這,應該才是我希望看到的戰鬥。”郭大靖放下望遠鏡,緩解著眼睛的疲勞,在馬上坐得腰背挺直,“只有經過實戰,才會知道步兵戰陣到底能不能承受住建虜騎兵的衝擊。”

戰場上看似混戰成一團,但有經驗的人已經能夠看出,建虜在各種火力的打擊下,已經顯出頹勢。

結果應該不出所料,也給了郭大靖等將領更多的啟示。

只要頂住建虜開始的勐烈衝擊,哪怕是敗而不潰,騎兵的優勢便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減弱。

原因很簡單,建虜在取得戰果的同時,也在付出傷亡。而人和馬的屍體不斷增多,會越來越阻礙騎兵的機動速度和行進路線。

這也是步兵對騎兵的優勢之一,對於複雜地形的適應更強。

第二個取勝的關鍵便是防禦縱深,哪怕一線戰陣有崩潰的,二線部隊也能夠補上。再加上兩側戰陣的交叉火力,使建虜騎兵難以深入,打穿整個防線。

多個戰陣的錯落分佈,也使建虜的迂迴繞襲、縱橫機動變得困難重重。

這種類似稜堡的防禦體系,還使建虜很容易就遭到相鄰兩個或三個戰陣的交叉火力射擊。

其實,打到現在,濟爾哈朗和杜度、圖爾格也意識到在逐漸落入下風。在起初的勐攻中,雖然有些戰果,卻不足以動搖敵人的全盤防禦。

隨著傷亡的增加,騎兵速度的受限,以及敵人的頑強抵抗,想擊敗敵人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

圖爾格還不甘心,再次組織人馬向保護炮兵陣地的東江軍發起了進攻。人和馬的屍體橫七豎八,騎兵已經很難直接衝擊,只能是舍馬步戰,再次衝鋒。

轟,轟,轟……野戰炮調整之後,再次發出了巨響轟鳴,將炮彈打向衝過來的建虜。

每一顆炮彈都帶起一熘血肉橫飛,一片的慘叫哀嚎。在東江軍戰陣的前方,殘肢斷臂隨處可見,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人馬屍體。

“開火!”

“開火!”

軍官們吼叫著發出命令,嗓子已經嘶啞,但揮下令旗的手臂依然有力而堅定。

四排的火槍兵採取後退射擊法,幾乎是持續不斷地輸出火力,把一排排的鉛彈射向敵人。

左右兩翼的戰陣也進行著有力的支援,從側方射來子彈,交叉射擊給建虜也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建虜已經打紅了眼,踩著屍體和血肉,冒著死亡的鉛彈,前仆後繼,嚎叫著向前衝鋒。

濟爾哈朗派出了一千建虜趕來增援,現在手中只掌握著五六百的兵力。

杜度所部也傷亡很大,但卻死戰不退,與正面的東江軍進行著血戰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