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計劃已經基本確定,毛文龍也從金州衛城來到復州。準備親率人馬向北推進至海州河,展開牽制行動。

而對於郭大靖,在作戰馬上要展開的時候,他也要對計劃進行修改,主要是兵力方面的配置。

毛文龍的精神不錯,正坐在桌案前翻閱著檔案,臉上是和熙的笑容,顯出喜悅的心情。

郭大靖進門施禮拜見後,便坐下來靜待。

毛文龍放下手中的檔案,笑著問道:“回來得挺快嘛,李維鸞所部正在搶收軍屯的土豆和黑麥,頂多五六天就能完事。休整一兩天,便坐船前往皮島。”

從時間上看,是完全來得及的,正好趕在建虜要秋收的時間,展開對建州衛的攻襲。

郭大靖趕忙躬身道:“末將思來想去,覺得攻襲以快速為要,想調整一下兵力配置。”

毛文龍捋須笑道:“看吧,本帥就要你帶兩個飛騎營,你還擔心這邊的兵力。有那麼多火炮,又是佯攻,完全沒有必要。”

“是,還是毛帥想得周到。”郭大靖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說道:“這樣的話,李將軍那邊只要出動兩個步兵營和所屬的槍騎兵,其他的部隊便留守。”

步兵減少,炮兵也不參戰,也意味著輜重物資可以大大減輕,提高部隊的機動速度。

重武器則主要是火箭,以及少量的佛朗機炮,都是比較輕便易攜帶的。

毛文龍點了點頭,說道:“那你現在就開始調動所需兵馬,水師也作好了準備,在復州灣就可乘船出發。”

郭大靖說道:“末將先帶劉興祚的飛騎營趕往皮島,其他部隊按時行動即可。”

“這麼急?”毛文龍挑了下眉毛,稍有些詫異。

調防過去駐防皮島的毛承祿所部已經作好準備,所需要的彈藥物資也基本轉運完畢,按照計劃,本不需要這麼早便出發的。

郭大靖笑了笑,彙報道:“朝鮮林慶業派人送來書信,想與末將會面商談。末將以為朝鮮小朝廷可能會有政策方面的轉變,要先去了解一下。”

毛文龍捋須沉吟,猜測著說道:“難道朝鮮會出兵相助?憑朝鮮王室的膽量,應該不會吧?”

“朝鮮王室倒是派人送來禮物,恭賀本帥晉爵。難道是在試探本帥的態度,是否會向朝廷告狀,說朝鮮通虜?”

郭大靖呵呵笑著,說道:“朝鮮方面的親明派已佔優勢,在朝堂上有很大的話語權。沈器遠更是大權在握,對建虜的態度肯定會有改變。至於是不是出兵助戰,現在還言之過早。”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何況,對於朝鮮軍隊的戰力,末將心裡沒底,也不敢放心使用。”

“四方封鎖,朝鮮還是不可或缺的。”毛文龍緩緩說道:“不管怎麼樣,能保持現在的狀態就好。”

郭大靖頜首贊同,只能更好,不能再壞,他已經有這樣的預期。

當然,他說的也是實話,對於朝鮮軍隊是不太放心。哪怕朝鮮方面願意出兵助戰,他也要考察或訓練整合。

商談完軍情,毛文龍明顯放鬆下來,喝著茶水和郭大靖閒聊起來。

說是閒聊也不確切,所談所說的,還是東江鎮的發展,以及取得的各項成績。

“這大半年,軍隊在蓋州要設的村屯蓋了很多房屋,趁著未入冬,還能搶建一批。安置數萬災民沒有問題,怎麼也能撐到明年春天。”

毛文龍指著地圖說道:“明年我軍就要向海州拓展,在新收復的土地上再大量軍屯。災民的湧入,應該能使我軍再次擴充。不用多,再有一萬騎兵,就有了與建虜決戰的把握。”

“明年要大反攻的話,未必十分把握,但也要看具體的情況。”郭大靖說道:“襲攻建州衛之後,末將想在冬季再展開一次行動,還是在遼東,爭取形成遼南遼東兩面夾擊遼瀋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