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三年平遼,聯絡蒙古(第1/3頁)
章節報錯
戰略主動權易手,實力發生了根本改變,卻不意味著東江鎮已經具備了壓倒性的優勢。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建虜被逼急了,能夠全民動員,別說什麼三丁抽一,全部拿起弓箭刀槍,也是能夠做到的。
而東江軍的擴充,其實正如郭大靖所說,也到了極限。沒有大幅增加的人口,也就目前的人馬。
此時急著打大仗,進行決戰,不是沒有勝利的希望,但很可能是兩敗俱傷,東江軍的實力也要折損過半。
這是郭大靖和毛文龍所不願看到的,因為面對刻薄多疑的崇禎,東江軍就是他們安身立命的保障。
所以,毛文龍和郭大靖反覆商議,已經初步定下了三年平遼的大計。如果情況不允許,那就往後再延一兩年也不是不行。
東江軍有犀利的火器,倚堅防禦是穩勝不敗,能以一敵二、敵三,甚至更多。
而且,按照東江軍的兵力,目前的地盤並不算大,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漏洞可鑽。
反觀建虜,憑他們人口和兵力,佔領區還是太大了。也就難以避免有防守虛弱的地方,比如建州衛。
不急於與建虜進行決戰,但也不是坐著等勝利到來。依舊是批亢搗虛,不斷殺傷其有生力量,在其佔領區周邊進行滲透、襲擾。
今年是東江軍大擴充後的休整訓練期,作戰計劃也不多,目前能夠確定的只有襲攻建州衛。
如果有條件,郭大靖自然還想打兩仗,既削弱建虜,也以戰代練。
明年則是區域性地區的反攻,作戰的規模和次數都要增加。建虜不是縮在遼瀋地區嗎,那就繼續從外圍襲擾壓迫。
而今年將至少有萬餘飛騎練成,上百門野戰炮造出來;明年會有更多的騎兵和火炮,東江軍的實力不斷增長,就更有與建虜作戰的底氣和勝算。
這不是一年的戰略佈局,而是兩年、三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只是這份沉穩,這份謹慎,就令眾將自愧不如。
“這是毛帥的深謀遠慮。”郭大靖微笑著給毛文龍再鍍金,說道:“也是為我東江軍著眼長遠的謀劃。今天讓大家知曉,也是讓諸位心裡有底。不管是作戰,還是練兵,都能有的放矢,不急不躁。”
“毛帥高明。”尚可喜率先拱手,讚歎道:“這下子,大家心裡可亮堂了。”
李維鸞微笑頜首,說道:“原來毛帥和郭帥已經定下如此深遠的大計,我等眼界淺、思慮短,實在是慚愧呀!”
面對著眾將紛紛的“恍然大悟”,郭大靖只是笑而不語。
待議論稍息,他才開口說道:“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皆是毛帥的高瞻遠矚,實我東江鎮之福。”
不謀萬世……不謀全域性……
眾人都若有所思,這經世名言太發人深醒了。讀書稍多的李維鸞,冥思苦想,竟不知道是出於何典。
…………………
海船劈開波浪,在海上昂然前行。
這是東江水師排得上號的大船,差不多是僅次於兩艘旗艦的存在。被派來專跑秦皇島至旅順的航線,要的就是儘量的安全。
“把這個含在嘴裡。”何貴忠伸手遞給小翠幾顆薄荷糖,說道:“往前看,再吹吹海風,能很好地緩解暈船。”
小翠的臉色蒼白,依言把糖含著,清涼的感覺迸滿口中,確實感覺好了一些。
“快到了,再堅持堅持。”何貴忠瞭望著遠方,微微眯了下眼睛,緩緩說道:“到了金州,你會很快地喜歡上那裡。”
小翠眨巴著大眼睛,好奇地問道:“何老闆,您也是殺建奴的大英雄,怎麼跑到京城開酒館?”
何貴忠呵呵一笑,說道:“打探訊息唄,朝廷官員對東江鎮有很多成見,我們要提前知道。”
擺了下手,他岔開話題,說道:“不說這個了。你可想好,到了金州做些什麼?”
小翠搖了搖頭,說道:“有什麼能養活我們姐弟的活計,我們就做什麼,還能有什麼挑揀?”
何貴忠沉吟著說道:“你們姐弟要包田種的話,一是過了春耕,二是活兒太累,並不合適。但你們也不用發愁,有多少移民到金州的時候,也是不知道怎麼過活,可最後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