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京師歡騰,晉爵封侯(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是什麼,這是屈辱,泱泱大明的至尊皇帝,面對猖狂的蠻夷奴酋,竟是如此不堪,極度的屈辱已經深種於崇禎心中。
雖然他沒有明說,但這有毒的種子卻時時刺激著崇禎,象一根根針似的刺痛他的心。
如今,驕橫猖狂的奴酋,竟然被生擒活捉,將被押到他的面前,並在京城中游行,令成千上萬的臣民觀看,還有比這更令人振奮,更有報仇雪恨感覺的大事嗎?
如果不是皇帝,崇禎恨不得上去猛扇皇太極的耳光,一腳一腳地狠踹。讓你瞧不起朕,讓你恐嚇朕……
嗯,要把奴酋千刀萬剮,才解朕心頭之恨。東江軍,郭大靖,幹得漂亮,徹底挽回了建虜入寇的惡劣影響,也挽回了朕的顏面。
崇禎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心情才稍微得以平復。
王承恩躬身諂笑著奏道:“皇爺,當命禮部即刻準備獻俘禮。”
崇禎微笑頜首,感慨道:“自朕登基,這是第二次獻俘禮了吧?”
王承恩答道:“此次當更隆重,要超過萬曆爺平倭援朝那一回。”
崇禎想了想,沉吟著問道:“朕觀史書,萬曆爺十二歲時,還有一次獻俘禮,好象是建州右衛都督王杲被獻俘闕下。”
王承恩不是很清楚,趕忙命人去找史官查閱。時間不大,便有了回報。
“萬歲精明強記,過目不忘,果然是有此事。”
王承恩拿著史官送來的資料,先恭維了一句,才向崇禎彙報道:“這個王杲亦是建奴,還是老奴的外祖父,是奴酋皇太極的曾外祖父。”
停頓了一下,王承恩又補充道:“當時的王杲也就萬八千人馬,亦未稱汗。可不比奴酋皇太極,有十數萬之眾。”
建州女真分為左衛、右衛,努爾哈赤家族屬於左衛,王杲屬於右衛。
據記載,王杲本名阿突罕,是建州右衛凡察的後裔。十六歲時就繼承了父業,並以古勒山為基地,擴充自己的實力。
當時,王杲的勢力最強,可以壓制各部。為了維護建州穩定,明朝極力籠絡王杲,給他很多賞賜,但王杲並不滿足。
在實力壯大後,王杲於嘉靖末年不斷侵擾明朝邊境地區。比如嘉靖三十六年,王杲殺死明朝守將彭文洙,掠奪東州、慧安諸堡。
嘉靖四十一年,王杲甚至與蒙古組成聯軍,侵擾邊境,大破明軍,並將明朝副總兵黑春生擒,“磔之”。
在十多年的時間,遼東的局勢非常緊張,殷尚質、楊照、王治道三大將皆戰死,“遼人大恐”。
當時主持明朝政務的是內閣首輔張居正,在他的謀劃下,決定對王杲採取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
遼東總兵李成梁親率六萬大軍進駐撫順,分兵派將,一舉擊敗王杲的軍隊。之後,李成梁繼續追擊,直抵王杲的老營古勒山,王杲潰不成軍,被迫逃亡。
萬曆三年七月,王杲被海西女真部的首領王臺獻出。之後,王杲被押赴北京,最終被凌遲處死。
歷史似乎又重演了,只不過,王杲與皇太極相比,無論在勢力上,還是名氣上,都不可同日而語。
這讓崇禎相當地驕傲,因為這功業已經超過了爺爺。萬曆三大徵威名赫赫,但叛明的建虜卻幾乎佔領了整個遼東。
“奴酋皇太極能被獻俘闕下,萬歲的功業,堪與太祖、成祖相比。”王承恩馬屁拍上,讓崇禎更加飄了。
“建奴未滅,朕豈敢與太祖、成祖相比。”崇禎擺了擺手,故作謙虛,緩緩說道:“東江軍建此奇功,足堪嘉慰。朕賞罰分明,不可令將士寒心。”
如果說之前還有猶豫,現在的崇禎算是下定決心了。這樣的功勞不封賞,還怎麼激勵將士?萬一再有類似的危難,誰還肯賣命?
“擬旨,晉封毛文龍平西侯,加太子太師……郭大靖晉升總兵,加太子少保,進右都督……”
崇禎其實是有些後悔的,不該封滿桂東平侯。如果只是個伯爵,自然也可給毛文龍同等待遇。
可論功勞,現在怎麼也不能讓毛文龍位列滿桂之下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