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萬事俱備(第3/3頁)
章節報錯
真的不是諂媚,郭大靖心裡清楚,坦坦蕩蕩;毛文龍更是知道得明明白白。
兩人走著說著,不時發出笑聲,地上被拉長的身影,時而重合,時而分開。
…………………
時間不管是快是慢,都是依著個人的心理。有的人覺得歲月如梭,有的人覺得度日如年。
郭大靖趕到旅順港,參戰各部也向旅順和大連集結,大量的作戰物資從各地運來,屯積於港口旁的貨倉。
水師的船隻、林家的四條大沙船、捕漁船隊或是停靠港口,或是向兩大港口趕來。
此時,已經是十月初六,據緊急送來的情報,皇太極已於十月初二祭天后,率軍從瀋陽起行,名義上是征討察哈爾部。
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以及阿巴泰、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等貝勒貝子隨行,二貝勒阿敏和濟爾哈朗、豪格、杜度留鎮瀋陽。
毛文龍掐著時間,發出了給朝廷的奏疏。
他在奏疏中提醒崇禎,根據刺探而來的情報,建虜名為征討察爾部,實則要繞道入關,要崇禎趕緊加強薊州的防禦。
這個時候加強防禦,已經晚了。但也不是無計可施,從山海關或關外調兵趕去薊州協防,還是來得及的。
但依著崇禎的思維,估計是不會聽的。只有等到建虜真的入寇,他才會如夢初醒,慌作一團。
歷史上,袁崇煥也意識到薊鎮的防守空虛,曾提議從關外調兵駐防。
但在毛文龍的彈劾之下,逼得袁崇煥信誓旦旦地為哈喇沁等部背書,哪還能自抽嘴巴,說出“萬一夷為嚮導,通奴入犯,禍有不可知者”的屁話?
旅順港內,桅檣如林,停靠的船隻密密麻麻,還不時有船隻被導引入港,有序地停靠。
郭大靖從窗戶收回目光,微笑著轉過身,看著林天佑帶著兩人入內施禮拜見。
“小民陳虎忠(趙連城)見過郭將軍。”
陳虎忠和趙連城都是中年人,一個方臉大耳,一個圓臉小眼,共同之處便是膚色,一看便知是慣於海上風浪。
“不必客氣,二位義士請坐。”郭大靖伸手示意,待三人落座後,微笑著說道:“耽誤幾位賺大錢,實是感激不盡。”
“郭將軍客氣了。”趙連城眨巴著小眼睛,笑呵呵地說道:“莫說是付了佣金,便是不付,小人們也願為東江軍出力,打建虜平遼東。”
陳虎忠笑著點頭,附和道:“商人雖言利,可也有愛國之心。東江軍力抗建虜,屢戰屢勝,我等能效微薄之力,實在是榮幸之至。”
郭大靖拱了拱手,即便是商人,他也不低看,保持著應有的尊重。
四艘沙船的載重都在七百噸上下,屬於中型偏上。
只按載重量的話,差不多能載七八千人。儘管不能這麼算,因為人不同於貨物,不能堆積。可只裝物資的話,也解決了大問題。
正因為有了這額外的助力,跨海遠征的部隊又有增多,那就是從鎮江堡和寬甸地區調回的兩千特戰營精銳。
同時,在武器裝備上也有增加,主要是又額外攜帶了不少地雷和炸彈,以及幾十門佛朗機炮和彈藥。
在火力上,遠征部隊比計劃中又得到了很大的加強。這使得郭大靖的信心再度高漲,在這場事關盛衰的決戰獲得勝利。
看向林天佑,郭大靖笑著點了點頭。他們的關係,感謝已經不必表達得太過明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