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權負責(第3/3頁)
章節報錯
於是,唯恐遭軍法懲處的李九成,煽動三軍譁變,舉旗叛亂,掀起了震驚朝野的“吳橋兵變”。
如果再往前推,追究士兵偷雞的原因。竟然是遼東兵與山東軍兵不和,商民百姓閉門罷市,使得孔有德所部給養不足,又無從補充。
所以,跨海遠襲的部隊想就地獲得糧草物資的補充,就算帶上金銀去買,也不是那麼容易。
想買馬,那得加錢;想買糧,可能磨破嘴皮,也可能閉門罷市,根本就不賣給你。
歸根究底是明朝的軍人沒有社會地位,一群臭丘八,不光文官士紳瞧不起,老百姓也避之不及。
什麼軍民魚水情,什麼毀家紓難無私捐助,什麼壺漿簞食迎子弟兵,真是想多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郭大靖一口喝光杯中酒,直覺得熱氣鬱胸,大聲說道:“不管是誰,凡是大戶全都登記下來。是否徵用,某自有選擇。”
不給就真搶,管你什麼背景,什麼關係。總不能讓拼命作戰的將士連飯都吃不飽,卻讓你家糧滿倉卻一毛不拔。
至於以後的麻煩事,郭大靖準備打完就走,回到金州還怕誰?
估計毛文龍也知道就地籌措糧草物資不簡單,再三叮囑郭大靖要小心謹慎。郭大靖也想好了說辭,就以事先屯積來搪塞敷衍。
在進軍的沿途村鎮屯積糧草物資是能夠做到的,但未必會周全。郭大靖並不想放棄就地籌集的辦法,也不怕惹出麻煩。
從作戰結束,到可能被彈劾、攻訐,會有一個緩衝時間。郭大靖估算,至少要一個月。
在緩衝時間內,朝堂上會很亂,會有很多官員落馬,甚至是入獄。驚魂初定的崇禎要處罰相關責任人,最大的官員應該是現在風光的袁督師。
等到處置完這些事情,郭大靖早就率部回到金州了。再有人告狀,他也不怕。
相比於建虜繞道入關、兵臨京師的驚天大事,他就地徵集糧草物資,只要不濫殺,還真算不得什麼大事。
眾人談論著商議著,轉到了利用輿論的工作上。
“要預先做好準備,讓京師和天津情報站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郭大靖剝著鹽水花生,嚼得真香,“建虜入關的訊息一到京師,就讓他們開始行動……”
如果建虜真的繞道入關,不僅是重創他們的機會,還要把袁督師拉下馬,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
歷史上的己巳之變後,袁崇煥犯下的錯誤,足以葬送他的前程。但郭大靖還要再加一把火,確保這個大言不慚的傢伙不能再禍害遼東戰局。
首先,袁崇煥率兵入關後,不是搶前阻擊,而是跟在建虜屁股後面跑,也就是所謂的跟躡。
其次,在建虜接連攻陷京城屏障玉田、三河、香河、順義等縣後,袁崇煥一錯再錯,不顧將領反對,率部繞道前往北京。
袁崇煥已經接連收到崇禎的旨意,並再三保證將建虜擋住,不使建虜長驅而至京師。
但他先是跟躡,後又退至京師,無異於縱敵深入,把戰火引到京城。
而且,袁崇煥名為入援,卻聽任敵騎劫掠燒殺,不敢一矢相加。不管是軍心怯耳,還是另有目的,極差極可疑的表現,都註定了他悲慘的結局。
“與建虜有密約,縱敵長驅,坐視淫掠,迫使朝廷議和……”
郭大靖伸出手指,一一列舉著,並不全是造謠誣陷,有一些確實能與袁崇煥的可疑表現相驗證。
“讓何貴忠主持此事,並不是把這些罪名全安上,要視實際情況,以及當時京師中的風傳來散佈。”
建虜兵臨城下,京師人心惶惶,特別是城外勳貴外戚的園亭莊舍,盡皆被建虜燒殺破壞,不利於袁崇煥的風聲和訊息肯定不少。
何貴忠便可根據當時的情勢,再散播合適的謠言,自然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