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議和就是把戲(第2/3頁)
章節報錯
“東江鎮照此發展速度,必成我大金的心腹之患。”范文程沉聲告誡道:“現在還只是倚堅防禦,但早晚會有野戰能力。”
皇太極有些無奈地點了點頭,說道:“對東江鎮,要內外夾擊。特別是毛文龍,要抓住他與明廷、與薊遼督師關係不睦的契機,爭取解決掉他。”
光是後金,只憑軍事手段,恐怕很難攻破東江鎮的倚堅防禦。這與在錦州、大淩河修城駐防的遼鎮還有不同,因為遼南的威脅不可輕忽。
更重要的還是遼鎮和東江鎮在作戰意志上的差別,東江軍在裝備簡陋的情況下,尚敢主動出擊。遼鎮呢,離開堅城大炮,幾乎就不會打仗了。
既然從外部很難擊敗或是重創東江鎮,那就只能寄希望於明國內部的勾心鬥角,替後金做掉毛文龍,或是削弱東江鎮了。
這不是奢望和幻想,明廷和薊遼督師已經在這樣做了。斷絕糧餉,禁海封鎖,都是建虜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召李永芳過來。”皇太極叫過外面的侍衛,吩咐了下去。
李永芳是後金的諜報部門的頭子,皇太極不僅要交代他多派諜探至明國,散佈不利於毛文龍和東江鎮的訊息,還有繞道入關的準備工作,也要抓緊進行。
趁著東江鎮的野戰能力尚弱,對遼瀋的威脅還不算太大,繞道入關的計劃已經不能再拖。
況且,此次南關大敗,也加重了後金糧草物資的困難。大饑荒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皇太極必須有解決的辦法,來穩固已經不穩的汗位。
明廷的內部勾心鬥角、黨爭激烈,後金的內部也不是那麼團結。
皇太極想推進後金的封建程序,想大權獨攬、沒有掣肘,在戰敗和謠言的影響下,可謂是困難重重。
現在,皇太極面臨著兩大難題要解決。一個是大饑荒將臨,另一個則是威望的降低。
這就逼得他不得不把繞道入關擺上日時議程,一舉解決兩大難題,確實太有誘惑力了。
………………
寧遠,薊遼督師衙門。
袁崇煥再一次看過東江鎮的捷報,又閱看了最近的情報,眉頭慢慢皺起,抬起眼簾,看向親信徐敷奏。
徐敷奏躬身稟報道:“京師傳言,大人為議和而壓制主戰的東江鎮,扣押糧餉不發,海禁封鎖其購糧渠道,欲餓死東江數十萬軍民,可謂心狠手辣。”
哼,袁崇煥用冷哼表示心中的不滿,緩緩說道:“毛文龍竟會用諜,還是在京師內地,本部院倒是小瞧了他。”
徐敷奏繼續說道:“借南關大捷,以及建奴派使索回首級之事,毛文龍散播謠言,時機掌握得很好。”
“確實很好。”袁崇煥稍顯無奈,說道:“萬歲亦降旨詢問,要本部院上奏毛文龍走私通虜之實據。若只是風聞,便不必海禁。”
停頓了一下,他又繼續說道:“東江鎮的監軍太監方正化又派人持書信來,討要糧餉,言辭頗為激烈。八千多首級,他是唯恐被賣給建奴,朝廷降罪於他。”
“方正化乃萬歲藩邸時舊人,頗得信任。”徐敷奏提醒道:“他的奏疏,萬歲會有幾分相信的。”
袁崇煥微微頜首,說道:“從天啟七年至今,東江鎮屢有戰績,並已穩踞金州。兩次斷糧斷餉,東江鎮也支撐過來,令人不勝驚詫。”
對於東江鎮的情況,袁崇煥也並不是很瞭解。主要還是復任的時間短,東江鎮之前的種種,他遠在廣東,哪裡能知道。
何況,那時候東江鎮歸登萊巡撫管,遼鎮有遼東巡撫,兩部並不統屬,溝通和交流也幾乎沒有。
“末將也極為驚訝。”徐敷奏說道:“聽聞東江軍也有了紅夷大炮,還不在少數。火槍亦有大批,乃是購自西夷。這麼多銀子,他們從何籌措?”
袁崇煥理所當然地說道:“自然是走私參貂,獲利豐厚。可能與西夷拉上關係,採購犀利火器,倒也有些本事和眼光。”
“還不是大人寧遠、寧錦大捷,讓毛文龍等人知道了紅夷大炮的厲害。”徐敷奏說道:“建奴不察,方有此大敗,倒要藉此攻擊詆譭大人,好不要臉。”
如果讓袁崇煥和徐敷奏知道東江軍現在的真實裝備,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嚇掉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