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賣人頭的奇思妙想(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人,您看這把刀。”一個小軍官走過來,雙手呈上一把做工精緻,一看就是高階軍官用的戰刀。
張攀笑得愈發暢快,伸手接過,拔出鞘,揮舞了幾下,連連點頭稱讚道:“是把好刀。”
說完,他把刀插入刀鞘,對小軍官說道:“一併計入戰利品,按軍中的規矩辦,我更不能例外”
“是。”小軍官接過彎刀,臉上現出尷尬之色,下意識地捏了下腰間,那裡有幾塊碎銀,是從死人身上搜到的。
別的協可能還沒那麼嚴密的紀律,但郭大靖的左協,脫胎於廣鹿島的部隊,卻早就有嚴格的規定,並且對違犯紀律者,有嚴厲的處罰。
首先就是在戰鬥中不許搶割人頭,統一在打掃戰場時進行和統計。搶奪和私藏財物也是一樣,都將受到處分。
所有的繳獲都要歸公,在戰後再論功行賞,這是必須遵守的紀律。
廣鹿島的部隊跟隨郭大靖時間最久,執行也最嚴格。在開始階段,嚴厲處置過幾個後,震懾作用明顯,之後觸犯者就越來越少了。
但張攀所部有鹿島和後來徵的兵,對於這條紀律還缺乏認識,也沒有過這樣的機會。
張攀並未察覺到小軍官的臉色,他重新注目於戰場,又舉起望遠鏡,觀察著山下的敵人。
小軍官走過張攀的身邊,偷偷掏出碎銀,握在手裡,在陣地入口把戰刀和銀子分別放在了統計的官員面前。
統計的軍官點了點頭,用炭筆仔細地記錄在登記冊上。總體的繳獲是要作價的,三分之一歸軍隊,三分之一歸官府,三分之一歸士兵。
小軍官長出了一口氣,頓時覺得渾身輕鬆,那種做了虧心事的忐忑感一掃而空,步子也邁得大了起來。
官兵身上誰有銀子?大半年的時間,都換成軍票了。但凡被發現,再怎麼狡辯也沒用。
降軍階、扣軍餉、減待遇、關禁閉,甚至家人也要受到牽連,軍屬的光榮牌摘了,什麼優惠政策都會停止。
你就說嚴厲不嚴厲,犯了錯,多長時間都抬不起頭,在軍營裡可不好混了。
包括這項規定在內的軍紀細則,郭大靖已經呈交給毛文龍,戰前便在各協頒佈實施。
趁著這場大戰,正好抓一批典型以儆效尤。沒有現實的震懾,再嚴厲的處罰也是停留在紙面上。
軍隊不僅要裝備好,更要紀律嚴明,那才是拖不垮、打不爛的鐵軍。而這,也是郭大靖的目標,並不斷地努力。
………………
當皇太極率領大隊趕到金州衛城,並馬上前往大黑山,觀察了卑沙山城的防禦工事後,對莽古爾泰的佈置也並無異議。
“卑沙山城便如錦州,南關則是寧遠。”皇太極看著已經建起的營寨,連連點頭,笑著說道:“未必要攻下錦州,我軍亦可直攻寧遠。如今,卻是一樣的。”
轉向莽古爾泰,皇太極誇讚道:“三貝勒久經戰陣,這般佈置是極好的。待攻破金州,人口和物資自是要多分給正藍旗,以酬戰功。”
莽古爾泰嘿嘿笑了兩聲,說道:“汗王賞罰分明,某自是相信的。”
兩人的話中,都包含著更深層的意思,也都心知肚明。
莽古爾泰知道正藍旗將是攻打南關的主力,皇太極不會給他輕鬆的工作,比如率兵守衛這兩座營寨,封鎖圍困卑沙山城的敵人。
皇太極也知道莽古爾泰在要條件,攻打南關可以賣力,可損失要補充,別讓正藍旗白死傷。
清除異己先從削弱其實力入手,但皇太極也不能做得太露骨,逼得其他旗主貝勒聯合起來對抗自己。
“汗王,這是山上敵人射下來的箭書。”莽古爾泰擺了擺手,一個手下上前,把箭書呈給皇太極。
看著皇太極伸手接過,開啟閱看,莽古爾泰嘿然冷笑道:“敵人不知道是不是蠢,竟然提出用人頭換銀子。沒幾天好活了,還如此貪婪。”
皇太極很快看完箭書,卻並不象莽古爾泰那麼想,沉吟著說道:“這恐怕是敵人的詭計,以此來挑拔離間。”
把箭書隨手給了范文程,皇太極說道:“憲鬥,你看看這箭書,說說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