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勤王”作戰的完善(第2/3頁)
章節報錯
林天佑表示理解,說道:“其實,銷售量最大的還是小型或中型的鏡子。畢竟,試衣鏡的價格,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中小型鏡子的產量,倒是能夠保證。”
林天佑猶豫了一下,小心地問道:“建虜會再來進攻金州嗎?舍妹在這裡,應該安全吧?”
郭大靖並沒有過多的考慮,實話實說道:“隆冬時節,應該便是建虜來攻之時。儘管某有十足的信心擊退建虜,但你們要擔心的話,便在港口留條船。”
林天佑想了想,沒有馬上做出決定,只是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
“只不過,千萬不要聲張,影響民心士氣。”郭大靖鄭重地提醒道:“否則,以郭某和你們林家的關係,難免有人懷疑某在趁機給家人留後路。”
“郭將軍放心便是。”林天佑笑了笑,說道:“郭將軍既有十足信心,我們又有什麼擔心的呢?”
郭大靖確實有十足的信心,無論是火力、兵力,以及構築的堅固防線,建虜即便傾巢而來,也很難啃下金州這塊硬骨頭。
不僅是有信心保衛金州,郭大靖還想請毛文龍把皮島的兵也全調來,給建虜以沉重的打擊,使其再生不出攻打金州的心思。
和林天佑分手之後,郭大靖回到自家商棧,看到送給毛沈氏的馬車停在門口。問過夥計,知道毛沈氏應邀前來作客,便拔轉馬頭,前去向毛文龍彙報。
來到毛府,親兵也不通報,直接引著郭大靖,來到了書房。
敲響房門,得到毛文龍的允許後,郭大靖邁步而進,躬身施禮。
毛文龍從桌案上抬起頭,摘下花鏡,笑著擺了擺手,指了指椅子,示意郭大靖坐下。
桌案上擺著檔案、紙筆,能看出毛文龍正在完善著“勤王”的大計劃。
“大帥,末將與林家、倭人和西夷都見了面,長期供應糧食物資軍火裝備,已經沒有問題。”郭大靖拿出清單,並沒呈上去讓毛文龍看,而是念了一遍。
毛文龍知道郭大靖的意思,清單嘛,既有物資的數量,肯定也有價錢。郭大靖不想顯擺,也不想讓他擔心資金的問題。
等郭大靖唸完,毛文龍長出了一口氣,微笑著說道:“大靖,著實辛苦你了。這些軍火裝備、糧食物資,足以成為東江鎮發展的動力,擊敗建虜的資本。”
“而且,是長期穩定的供應。”毛文龍目光柔和,既有讚賞,又有慈祥,“東江鎮無憂矣,本帥亦不愁啦!”
再多的言語,再溢美的辭彙,也無法準確描述出郭大靖對於東江鎮的貢獻。
只是兩次斷糧斷餉,沒有擊垮東江鎮,甚至沒有出現餓死人的情況,就已經是毛文龍萬萬想不到的結果。
何況,東江鎮在武器裝備上,已經毫無疑問地居於各鎮明軍之首,這更讓毛文龍感到不可思議。
可以說,現在的東江鎮缺了誰都行,包括他毛文龍。但沒了郭大靖,糧草物資和軍火武器都將斷了來源。
火槍夠犀利,可也要火藥鉛彈,大炮更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吃食,餓著肚子的軍民,還能與建虜抗衡嗎?
郭大靖躬身道:“末將估算,火槍改造約需一個月。而火炮可先佈置於南關,待擊退建虜後,再裝備水師。”
“就依你的佈置。”毛文龍捋須微笑,說道:“一個月的時間,能改造四千餘枝火槍,工坊的生產製造能力,又加強了啊!”
郭大靖說道:“全仗大帥支援。現東江鎮的工匠,基本都集中於大連,又招收了很多,統籌分工後,生產效率很有提高。”
生產製造的速度不僅僅取決於人手的數量,還有工具,以及生產工序和流程的科學化管理。
統籌分工之所以成為一門科學,足以顯出它在生產中的重要性。
現在,擴大細分後的兵工廠,如果集中力量的話,每天改造一百多枝火槍,並不算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