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再用銀子也行。”郭大靖說道:“你們如果運來的多,貨款不夠的話,我也會用銀子來補上。”

大谷川頜首,笑著說道:“郭將軍豪爽大方,與您合作極為愉快。”

小林浩一見交易已經談妥,笑著說道:“在下有個提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連說話都學成這樣兒,真是走火入魔了。

郭大靖看著小林浩一,揶揄道:“聽說你在揚州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著實令人佩服。”

“好詞,好詞。”小林浩一眼睛一亮,連連點頭,扇手刷地開啟,看到郭大靖的眼神,沒敢搖,說道:“在下覺得可在揚州舉辦一場競選花魁的比賽,名為評花榜,前三名冠為狀元、榜眼、探花……”

郭大靖伸手拍了拍小林浩一,語重心長地說道:“林浩兄,此乃花國盛事,一定要辦好。要辦得有品味,有影響,要盛況空前。在這之前,某推薦一本好書,名為《金陵伎品》,你一定要好好拜讀。”

“哦,還有如此奇書?”小林潔一有些不敢相信,懷疑之色顯露於表。

郭大靖曾經讓林家給蒐集書籍,林家倒是不挑,估計是到了書店,便手一揮,一樣來一本。

其中,就有這本《金陵伎品》,作為潘之恆,天啟年間著作,把自己刷“青樓”副本的寶貴經驗,無私地奉獻給後人。

郭大靖告訴小林浩一,那本書還在新建成的大連圖書館裡,讓他自去翻找,便和林天佑起身離開,前往西夷所在的商棧。

“這傢伙快忘了自己是倭人了吧?”郭大靖對於小林浩一的變化,是既好笑,又可氣。

林天佑笑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倭人為之沉迷傾倒,也不為過嘛!”

這倒是真的,在當時,大明確實是文明的燈塔,照耀著亞洲諸國。只不過,燈塔將在十幾年後崩塌,卻是誰也想不到的意外。谷寘

根基已朽,看著巍然矗立,堂皇壯觀,卻經不起風雨。這正是泱泱大明目前最真實的寫照。

“江南還是那麼繁華,也沒什麼人談論遼東的戰事吧?”郭大靖突然有些悵然若失,聲音低沉地問道。

林天佑愣了一下,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無奈地苦笑一聲,說道:“確實如此。”

醉生夢死!或者還有詩詞來形容,那就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東江鎮在孤軍奮戰,郭大靖的全部努力,不僅僅是為了那些遼民百姓,還在保衛著全大明子民的安樂生活。

十幾年後,當建虜鐵騎肆虐,烽火遍地,屠殺成為常事,人們逃無可逃地落入火坑時,不知道他們們會不會想到當年在遼東抗擊建虜的那些人。

可惜,自己不能向他們證實這血淋淋的慘事。如果自己成功了,他們也永遠不會知道,是自己和一群英勇無畏的人,拯救了他們。

郭大靖有些失神,突然就覺得自己奮鬥得有些不值。

殫精竭慮、親冒矢石,卻未必能夠成功。如果拿著銀子,去繁華之地享受個十幾年,再逃到海外,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吧?

“郭兄。”林天佑察覺了郭大靖情緒上的變化,想了想,開口說道:“江南雖然繁華,但平頭百姓卻為了生計忙碌,哪裡有關心國家大事的時間和精力?”

郭大靖看著林天佑,靜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紙醉金迷、奢侈享受的那些人,不是官商,就是士紳。按理說,他們知書識字,應該是心繫朝廷,為國為民的……”

林天佑本來不擅長說這麼大道理,想著安慰郭大靖,說得也並不連貫,甚至把自己也繞進去了。

郭大靖的臉上慢慢綻出笑容,說道:“林兄的意思,郭某明白了。剛剛胡思亂想,差點亂了心境。多虧林兄開解,現下已經無事了。”

“真的明白了?”林天佑覺得自己越說,越有點糊塗,反倒是聽的人都懂了,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