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訊號塔,明年、明年!(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錯,不錯。”方正化連連點頭稱讚,“通訊速度比驛馬傳遞要快很多吧?有沒有試驗過。”
劉興治開口說道:“快了十倍不止。但也發現了些問題,要向郭將軍稟報,進行些改進。”
按照歷史上的訊號塔傳輸速度,二百三十公里的距離,完成一次資訊傳遞用了兩分多鐘的時間。
這個速度何止是快了十倍,差不多能達到百倍。而且,距離越遠,傳輸速度的優勢越是明顯。
現在還是在試驗階段,郭大靖還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進。比如在最後加冗餘位,防止接收訊號時的漏誤。
最重要的是,這套傳輸系統能夠傳送較為複雜的資訊,比狼煙、烽火更加準確。
白天用旗幟,夜間有燈籠,也不用要求太高的速度,就已經能使軍情的傳遞速度極大地超過以往。
“郭將軍真是聰明絕頂,竟能有如此奇思妙想。”方正化頗為感慨,似乎也找到了郭大靖在短時間內如火箭般晉升的根本原因。
劉興治頗有同感,說道:“郭將軍的聰慧,在東江鎮是數一數二的。我軍能屢戰屢勝,也多賴於此。”
方正化若有所思地點頭,看了劉興治一眼,微笑道:“劉將軍在此守衛孤城,不擔心建虜圍困或猛攻嗎?”
劉興治笑了,說道:“駐守卑沙城,是末將主動請纓的,自然是不怕的,更有這個信心。”
郭大靖的手下對他更是推崇欽佩,同僚也不吝稱讚,這不象是表面上的敷衍,或是什麼人情世故。
方正化對郭大靖更有了興趣,決定回金州衛城多等幾天。畢竟,這裡是郭大靖的防區,都是他手下的將領和士兵,談起話來比較方便。
……………….
“虎墩兔不是皇太極的對手,更喪失了與其正面交鋒的膽魄。但草原廣闊,皇太極想徹底擊敗虎墩兔,也不是那麼容易。至少,今年不行。”
對於郭大靖的分析判斷,劉奇士表示同意,說道:“也就是說,皇太極會很快收兵返回。那豈不是說,金州將迎來一場大戰?”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說道:“不管是早回晚回,建虜慣常發動的時間應在冬季,也可能在秋收之後。金州已不是旅順,有十數萬人口,又有一年的收成,皇太極不太可能置之不理。”
劉奇士想了想,說道:“兩紅旗敗陣,鑲藍旗實力未復,建虜應該有五旗可用之兵。”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就算八旗全來,又有何懼?”
既然收復了金州,並安置了東江鎮絕大多數的百姓,就已經做好了抵擋建虜大舉來攻的準備。
建虜全師而來,也不過五六萬人馬。東江鎮也能動員三萬多兵力,又有堅固的工事,犀利的火器,並不畏懼。
郭大靖現在是相當放開的心態,建虜若抄襲京畿,他就直搗黃龍、砸其老巢;建虜若來打金州,就狠狠地給予打擊,殺得他們屍橫遍野。
以前,郭大靖還處心積慮,想著如何能保住金州,又不讓建虜產生太大的警惕,不改變抄掠京畿的軍事行動。
現在,郭大靖不去管它了,順其自然吧!
該打就打,該耗就耗,搞什麼隱藏實力,搞什麼籌謀劃策,弄得自己費腦過度,甚至有些縮手縮腳,可最後還不知道結果如何呢!
當然,如果建虜再來攻打金州,並招致慘重損失的話。多半就不敢抄掠京畿,或者會留下相當的人馬看家。
對此,郭大靖還沒有想好應對之策。但這也沒什麼好糾結的,車到山前必有路,一直在做著的準備,總會有用到的時候。
對於郭大靖的豪言壯語,劉奇士只是嘿然而笑,並不覺得是在吹牛,反倒是連他也頗有信心。
何況,八旗傾巢出動也是不太可能的。最多六旗,而東江軍全動員的話,建虜也並沒有太大的兵力優勢。
實力和戰力的提高,使得敵我雙方的作戰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如果是倚堅防禦的話,藉助於各種火器,東江軍已經能夠做到以少勝多。
其實,相對於防守一方,這本來就應該是正常的。要不,兵書上怎麼有“十則圍之”呢!
當然,武器裝備和戰力上的差距,使得東江軍在以前是不能打出以少敵多的防禦戰的。
但建虜的楯車、重甲、弓箭、肉搏近戰,這些賴以取勝的戰術打法,現在要麼喪失作用,要麼難以發揮,已經不是東江軍的重大威脅。
關鍵還是在於將士們的心理,經過了援朝作戰的幾次勝利,以及旅順保衛戰、小黑山阻擊戰,對於建虜的畏懼大減,敢於倚仗工事以少打多。
再好的武器裝備,如果畏敵如虎,也不會取得什麼戰績。遼西的關寧軍,便是很好的例子。
說著話,前面已到了大黑山,看到了卑沙山城的影子。
很快,接到外圍哨探報告的劉興治,親自趕來迎接,並向郭大靖彙報了監軍太監方正化昨天剛離開的情況。
“沒見著面兒,卻也勉強不得。”郭大靖不以為意,笑著問道:“興治,你看這位方公公是個什麼脾氣稟性,可好相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