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靠自己打造的火槍裝備成千上萬的部隊,短時間內根本做不到。可戰事如火,又等不得。

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從外採購成了最快的辦法。不管是西夷,還是朝鮮,都是不可或缺的供應方。

而葡人的澳門卜加勞炮廠,在當時號稱“世界最好的鑄炮廠”,不僅亞洲國家紛紛來採購,英、法等歐洲國家也時常光顧。

卜加勞的兒子萬奴·卜加勞在內港河邊新街附近的麻雀仔街,還開設了“萬奴行”,專門從事軍火交易。

但火炮火槍的生產製造並不全由葡人親自來做,比如銅炮由葡人制造,鐵炮和火槍則由中國人代工。

因此,很多中國工匠都學會了鑄造技術,後來也使得廣東成為明末冶鐵鑄炮的重要基地。

閩粵出精鐵,林天生便和郭大靖說過,特別提到了佛山,冶鐵業更是發達,質量也最優良。

郭大靖倒是想從廣東或福建招募工匠,擴大軍工的生產。可遼東戰事激烈,南方卻要安全得多,除非花費重金,否則沒有多少人願意來。

由於資金所限,郭大靖也只得放棄了從南方招募工匠,而立足於從東江鎮內部挑選和培養。

時間花得長一些,但也值得。聘請的葡人技師還算盡職盡責,鑄造火槍的技術也不算高精尖,學會並能仿製,並不算太困難。

當然,這其中還有郭大靖的指點,能夠少走彎路,並在一些關鍵環節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毛文龍和陳繼盛既然看到了火槍的優點,並要大力裝備推廣,這也是郭大靖所希望的。

至於錢財,哪怕毛文龍拿不出來,郭大靖也會盡其所能地予以幫助。

東江鎮是一個整體,郭大靖是其中的一分子。在遼東戰場上,也是郭大靖最值得信賴的友軍和助力。

沒有整體實力的提升,光憑郭大靖的所部,就算武裝到牙齒,也不能實現他的計劃和理想。

當然,郭大靖不會滿足於遊擊的官職,更不會滿足於只有幾千的人馬。他在付出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威信和影響力。

現在已經確定他會領一協九千人馬,這也不過是他實現的一個小目標而已。

哪怕東江鎮三萬六千的額兵,都在他的麾下,聽他的號令指揮,離他的終極人生目標也還差得很遠呢!

軍議已定,明天開拔撤回,眾將紛紛起身離去,陳繼盛卻把郭大靖留了下來。

一個名義上的總坐鎮,一個實際上的總指揮。旅順堡也是一樣,只不過換成了毛文龍和李維鸞。

“關於金州駐軍兩協的事情。”陳繼盛開門見山,微笑著說道:“毛帥已經決定,你和李維鸞各領一協,所要整編的部隊呢,有各島的人馬,還有本部的尚可喜、李九成等將領。”

郭大靖恭敬地聽著,知道陳繼盛是想先聽聽自己的想法。

畢竟將領之間有親有疏,甚至可能有隔閡和仇怨,不搞清楚就捏到一塊兒,難免出問題。

其實,郭大靖倒不是很挑,也沒和其他的將領生出什麼嫌隙。

哪怕是尚可喜、孔有德等臭名昭著的漢奸,那也是歷史上的事情,他現在已經看得很開。

郭大靖不是為尚可喜、孔有德等漢奸的叛明進行辯護開脫,但也認為確實事出有因。

環境改變人,郭大靖堅信這一點。不僅僅是那些歷史上叛明投金的漢奸,他自己也在改變。

一個蒸蒸日上的團體,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人,圍繞並團結在一起。頹廢不堪、處事不公的氛圍,也自然讓人心生怨忿,離心離德。

東江鎮的崩潰瓦解,原因很多,朝廷的苛待壓制,皇帝的刻薄無情,毛文龍的被殺等等。

但郭大靖相信自己會營造出好的環境,不靠朝廷,不靠皇帝,用不斷的勝利來鼓舞,打造出一個精誠團結、奮發向上的堅強團體。

陳繼盛還在繼續說著:“毛帥分派兵力時便有考慮,讓眾將有相處磨合的機會,也命陳某觀察。”

看著郭大靖,陳繼盛開口問道:“大靖,就以現下的人馬組建一協,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