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熱氣騰騰的餃子也端了上來。阿秀招呼著鄭嫂和阿巧也入座,在她眼裡,沒什麼下人上人之分。

鄭嫂推託了,說要回家吃飯,家人正等著她呢!阿巧則聽藤野英的,乖巧地坐下。

女人那桌都不怎麼喝酒,菜足飯飽,便撤盤空桌,圍坐著喝茶閒聊。

郭大靖等人也沒有多飲,過了一會兒便都吃飽了。

這時,外邊隱隱傳來了鑼鼓之聲,顯是還離得比較遠。

“正好。”郭大靖笑著說道:“吃完飯咱們也參與進去,既湊個熱鬧,又消食。”

藤野正用力點頭,說道:“這樣的活動很好,凝聚民心士氣,又有喜慶氣氛。我聽說,在島上從來沒搞過類似的活動,今年算是頭一回。”

鄭四同微笑著說道:“過年嘛,不論是官府,還是民間,都要搞喜慶活動。辛苦一年啦,鬧一鬧,也舒心。明年,都想過得更好。”

鑼鼓聲越來越近,郭大靖等人穿上外衣,男男女女們或拿火把,或提燈籠,擁到院中等待。

女人們細心手巧,林婉兒、鄭嫣兒、藤野英都做了燈籠,阿秀和蓉兒也不例外,只不過是外形和精細程度不一樣罷了。

可在這島上,能有燈籠就已經足以顯擺,更多的百姓則是扎火把,參加這新鮮的春節遊行。

鑼鼓聲更近了,走出院子,已經能看到搖動的火光,沿著村路走了過來。

百姓們都差不多吃完了年夜飯,聽到鑼鼓聲便拿著燈籠或火把出來,觀看著遊行隊伍前頭的表演。

幾個踩高蹺的走在前面,手裡搖晃著火把,敲鑼打鼓的跟在後面,然後是幾個大頭娃娃晃晃地走過來。

就這麼簡單的算是儀仗吧,可走到村中,卻引起了一陣陣的歡聲笑語,不斷有百姓跟上來,小孩子更是歡蹦亂跳地圍著轉。

火把、燈籠閃亮,匯成了越來越長的光明的長龍。

踩高蹺地看到了郭大靖及家人,拱手施禮,高聲叫道:“過年好,吉祥如意。”

郭大靖也拱手還禮,大聲道:“過年好。”

儀仗隊走了過去,郭大靖等人也不插隊,還伸手示意那些相讓的百姓。直到隊伍最後,郭大靖等人才說笑著跟了上去。

“大頭娃娃,大頭娃娃。”蓉兒歡叫著,扯著郭大靖的衣袖,央求道:“靖哥哥,你把那大頭借來讓我玩唄!”

郭大靖呵呵笑著,說道:“好啊,你怕你那小身板,頂不起個大頭呢!”

“能,能頂起來。”蓉兒不服氣地說道。

阿秀伸手摸摸蓉兒的腦袋,笑道:“到時候你跟著,隨你挑。”

郭大靖呵呵一笑,伸手拉起阿秀的手,蓉兒走在兩人中間提著燈籠,三人不時說笑著,隨著人流火光向前走去。

遊行的隊伍走過老村,又穿過新村,引來了更多百姓的加入。

韓仲舉著火把,和淑貞並肩走進了隊伍中,韓山童揹著提小燈籠的小英走在前面。

聽著女兒不時發出的咯咯的笑聲,淑貞也被這歡樂的氣氛感染,笑著走著,聽著鑼鼓聲,看著不時路過的雪雕雪人,心情從未有過的放鬆和喜悅。

早晚有一天,我要讓你們昂首闊步地走在遼東的大地上,走在屬於自己的田地裡。

隊伍中,郭大靖撥出濃重的白氣,腳步越來越有力。抬眼再看長長的逶迤的火龍,滾滾向前,似乎能衝破所有阻礙,一飛沖天。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