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戰前的期待(春節快樂,萬事順意)(第1/3頁)
章節報錯
能當皇帝,自然是最好。這樣的心理,皇太極也否認不了。誰要說我不想,不是傻子,也是假話,是謊言。
所以,皇太極沒法為自己辯白開脫。說了也沒人信,反倒會顯得心虛。
而他當上皇帝,就意味著剝奪了三大貝勒共向南坐的權力,也改變了共議國政的政治結構。
在年前,皇太極推出改革方案,就已經遭到了後金貴族的非議和反對,勉勉強強透過了一項,可要真正落實下去,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困難。
比如編戶為民,旗主和貴族就會在丈量土地上設障礙,私人多佔田地,則餘地歸公的數量不足,怎麼發給民戶耕種?
再有縮編農莊,每個農莊由十三名壯丁改為八名,就遭到了強烈反對,皇太極也無計可施,只好押後再議。
在代善看來,這或許對後金的發展有利。但皇太極有些心急,推出過早,觸犯到了旗主和貴族的利益。
而且,透過這兩項皇太極要推動的政策,旗主和貴族們都生出了凜懼之心。如果皇太極稱帝,一言九鼎,他們的反對會有用嗎,小心腦袋不保啊!
所以,代善對阿敏和莽古爾泰能否派兵助戰,不抱什麼希望。他們心理的變化,以及猜忌和提防,越來越重是能夠看出來的。
“阿瑪。”薩哈廉領受了征戰的命令,也做出了自己的佈置,“孩兒以為當兵貴神速,先派三千鐵騎星夜馳奔,急襲敵軍,使其無法構築工事。”
代善用鼓勵的目光看著兒子,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薩哈廉繼續說道:“我軍主力攜帶糧草物資、攻城器械隨後出發,前鋒若受挫,也有接應。”
代善點了點頭,說道:“糧草物資先帶夠十天之用,為父再行籌措,派人押運。”
建虜打仗也是需要後勤保障的,就目前的儲備水平,實在是拿不出太多。
薩哈廉領命告退,自去集結人馬,準備出兵。
本來是不想讓瓦克達出征,但年輕人更有戰鬥的慾望,求過乃父代善之後,自領本旗人馬參與作戰。
一萬鐵騎,差不多是兩紅旗的三分之二兵力。代善,薩哈廉,乃至瓦克達,對於此戰,都充滿了勝利的信心。
這裡不是朝鮮,也不會出現戰線太長、分兵勢弱的缺陷。在正面對抗中,東江軍便是全軍出動,也不是對手。
最大限度的估計,十天半個月也能結束戰鬥。
驕敵必敗,或許不是絕對。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卻是金科玉律。
而無論是代善、薩哈廉,抑或是在朝鮮吃過虧的阿敏,對於東江軍現在的裝備和戰力,都沒有準確的認識。
特別是對旅順堡的堅固程度,郭大靖所部的精良裝備,更是一無所知。
代善恐怕做夢也想不到,兩個兒子折在朝鮮,攻襲金州又會讓他品嚐到喪子之痛。
…………………
大路上坑坑窪窪,不時有石頭、樹木、凍土堵塞。
接近石河驛的十幾裡道路,都是這般的情形,目的就是遲滯建虜的行動速度,拖延他們的行進時間。
同樣的破路行動,幾乎在抵達旅順堡,都在進行。簡單地說,整個金州的大路,都設定了相當多的堵塞和路障。
對於步兵來說,這樣的阻礙影響很小,但對騎兵,以及車輛,則將起來很大的作用。
甲喇額真覺羅佔率領三千鐵騎,出遼陽,過海州,一路長驅,進入到金州境內。
遼南三州並沒有明顯的分界,但覺羅佔看到人為破壞的路況,便知道敵人已經離得不遠。
或許將要遭到阻擊,敵人應該會以此來爭取時間。覺羅佔做著分析判斷,命令前鋒部隊加緊偵察,提防敵人的埋伏襲擊。
寒風吹在臉上,已經有了春的氣息。中午的時候,已經能看到冰雪融化的跡象,正是到了凍人不凍水的時節。
轟,轟,轟……遠方響起了連續的爆炸聲,覺羅佔眉頭一皺,卻並不驚慌,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