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毛文龍坐鎮旅順(第3/3頁)
章節報錯
郭大靖誠摯地連連感謝,對此倒也不算太過意外。
這幾個島嶼都是與廣鹿島鄰近的,受到郭大靖的幫助也最多。而且,在制定收復金州的計劃時,與這些將領都有過商議,都得到過支援。
任誰都能看出,毛帥親自前來坐鎮,還帶來了一萬五千人馬,對於金州的重視非同尋常。
此戰過後,郭大靖在金州極可能得到重用,甚至是再次晉升,以統領駐防金州的人馬。
綜合種種因素,與郭大靖交結好,有利無害。
“這就是七千人馬啦!”毛文龍很欣慰地連連頜首,笑著說道:“這樣,本部再出兩千兵,正好九千。”
“多謝大帥。”郭大靖拱手致謝,說道:“末將打算調一千人參與旅順堡防禦,增長守城的經驗。”
毛文龍呵呵一笑,說道:“那就由本部出三千人馬,給你補齊。”
紅夷大炮、重火槍對於城池防禦有多大作用,如何才能發揮最大威力,郭大靖不能親自指揮,只能派出手下來學習。
畢竟,日後這樣的防守反擊戰,出現的不會少。在不具備與建虜野戰爭鋒的情形下,倚堅挫敵、伏擊襲擾,將是主要的作戰方式。
在援朝作戰中,東江軍有不少部隊都經歷過類似的作戰。特別是張攀等諸島聯軍,最先受到郭大靖的影響,最先改變了戰術打法。
當然,象弩弓、拋石機、地雷、木炮等武器裝備的出現,也使東江軍整體的作戰能力有所增強。
所以,郭大靖最信任的自然是本部人馬,也是裝備最精良,戰力最強的。其次則是諸島部隊,長期的溝通聯絡,心裡也比較有底。皮島本部,則排在最後。
在郭大靖的猜測中,毛文龍調給自己的人馬,應該就是駐守金州的。儘管不知道東江鎮要分四協,他將統領其中之一。
軍議終於確定了最後的行動計劃,哪怕建虜不來進攻,穩固地佔領金州,也是包賺不賠。
眾將紛紛散去,毛文龍獨留下郭大靖和李維鸞二人。他們都是遊擊將軍,職銜相同,也將是日後金州的主要防衛力量。
“此戰若順利,本帥還是要回皮島。”毛文龍看著手下的兩員大將,語重心長地說道:“陳副帥將在金州坐鎮,而你們二人,則是他的左膀右臂。”
郭大靖和李維鸞相視一笑,對這個結果倒也有所猜測和預料,完全能夠接受。
有陳副帥坐鎮,也就意味著遼南金州和遼東皮島,已經是東江鎮最重要的兩大基地。
而從土地面積和資源上來看,金州還要重於皮島。
至於毛文龍為什麼不坐鎮金州,顯然與朝廷和毛文龍的防範之心有關,郭大靖和李維鸞不想罷啄。
“大靖勇猛,又頗有奇思妙想。”毛文龍繼續評點著手下的兩員大將,“維鸞沉穩,智謀深遠。”
郭大靖嘿嘿笑著,象是有些不好意思。這副模樣,引得李維鸞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毛文龍綻出笑容,說道:“有你們二人在金州,我是最為放心的。你們也知道,朝鮮鐵山基地丟失,金州便是我軍糧草供應的唯一指望了。”
“朝廷那邊——”毛文龍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本帥屢次上疏,陳說糧餉艱難,卻如泥牛入海,全無迴音。”
郭大靖微抿了下嘴角,沉聲說道:“靠人不如靠己,只要給末將一年的時間經營金州,不說能解決東江鎮的餉銀,糧食倒也不算是大問題。”
毛文龍輕輕頜首,說道:“正是你有如此信心,本部才傾力趕來助戰。”
李維鸞笑著對郭大靖說道:“那個土豆,味道挺好。別說畝產三千斤,就是一千斤,也夠東江鎮軍民吃用了。”
“土豆肯定要大面積種植,還有玉米和黑麥,也是抗寒的品種。”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說道:“天氣會越來越冷,種植傳統作物,已經沒有出路。最多不過一兩年,建虜必然鬧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