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分地,各方行動(第3/3頁)
章節報錯
陳繼盛對於全部出動沒有異議,此戰關係東江鎮的生存和發展,不得不打,也不得有失。再怎麼完全的準備,也不過分。
“大帥要親自坐鎮指揮嗎?”陳繼盛說到了這個一直沒有確定的問題。
毛文龍點了點頭,捋著鬍鬚說道:“大靖要借本帥的聲名誘敵來攻,本帥亦想考察下他的能力。再者,若能收復金州,鎮守的將領便要馬上確定。”
參戰的將領不少,郭大靖也希望毛文龍和陳繼盛能來一個坐鎮。否則,一旦出現不同意見,戰場上就很容易壞事。
毛文龍現場看過旅順堡的防禦工事,對此戰是很有信心的。再不濟,建虜也是無功而返,攻下旅順堡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那我便留守皮島,靜候捷報。”陳繼盛同樣也有信心,但卻不爭功,始終保持著比較平和的心態。
毛文龍喝了口茶水,不忘吩咐道:“分流的百姓要提前準備,戰後便是春耕,耽誤不得。”
“大帥放心。”陳繼盛說道:“一月後,三千戶軍屬或百姓,只要船回來便可接走。”
毛文龍展顏而笑,捋著鬍鬚長出了一口氣。
如果能收復並穩固佔領金州,包括皮島在內,將有一大批軍民遷往金州屯墾耕種。
人口一出一入,各島的物資壓力都將大大減輕。而秋收後,不出意外的話,金州將成為東江鎮的糧食物資基地,取代原來朝鮮鐵山基地的作用。
同時,東江鎮對於逃亡遼民的安置能力也大大增強。人口越多,兵力更多,從而提升整個東江鎮的實力。
如果不是朝廷斷絕糧餉,毛文龍不會如此重視收復金州,並在遼南建立穩定牢固基地的作用;
如果不是失去了朝鮮的基地,毛文龍也不會投入如此多的兵力,為了金州千萬畝的耕地;
如果不是一年來郭大靖所發揮的才智,使東江鎮在武器裝備和糧餉物資上有大的改觀,毛文龍也會因為擔心戰損,而不敢在金州投入重兵。
但現在,壓力和機遇並存,都集中在了金州,由不得毛文龍不使出全務,務求戰則必勝。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在郭大靖那邊。他已經作出了保證,並用實際行動讓毛文龍放心。那就是,集結於金州的軍隊,在糧食上,沒有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連吃飽飯都不能滿足,還怎麼調動軍隊,還怎麼發動大戰?
可以說,東江鎮在歷史上少有大規模行動,糧草物資的匱乏,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
同理,建虜的糧草物資,也只能使其一年內頂多發動兩次大規模作戰。甚至於,需要長期圍困進攻的時候,建虜需要一兩年的準備。
……………….
瀋陽。貝勒多爾袞的府邸。
“貝勒爺,汗王諭令已經頒下。”剛林躬身稟報道:“兩白旗隨徵察哈爾,馬上準備,刻期出征。”
多爾袞微抿嘴角,露出淡淡的冷笑,說道:“既是汗王諭旨,自然要遵照執行。給各牛錄傳令,限期四天,集結出發。”
剛林躬身應喏,轉身退了下去。
多爾袞轉身進了內室,阿濟格、多鐸都在,兄弟三個聚在一起,顯然是在商量著什麼要事。
“到底還是輪到削弱咱們兩白旗了。”阿濟格聽到了剛林的稟報,輕捻著酒杯,冷笑著說道:“除此以外,要帶上咱們,也是不放心,想隨時監督吧?”
多鐸還小,但也有心智,說道:“除了兩黃旗,其他六旗都是要削弱的。徵朝鮮,鑲藍旗損失不小;寧錦之戰,正藍旗和兩紅旗充當主力。咱們兩白旗,也躲不過去的。”
“說是給補充,看鑲藍旗的現狀,便知道他是口不應心。”多爾袞坐了下來,輕抿了一口酒,沉吟著說道:“但咱們既要出征,便不能怠戰,免得被他抓住把柄。”
阿濟格雖然不甘心,但也無奈,聳了聳肩膀,說道:“誰讓他是汗王呢,聽令作戰便是。”
停頓了一下,他又提醒著多爾袞,“謠言對你不利,你可千萬要小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