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雖然顧大體,但兩個兒子死後,心理上也應該有所變化。擁護皇太極繼承汗王是一回事,稱帝則又另當別論。

所以,皇太極想要發動作戰,就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首先,要有很大的獲勝的把握,且傷亡不會太大。說白了,就是比較輕鬆的勝利。

其次,要從作戰中有所收穫。不管是糧草物資,還是人口牲畜,必須緩解後金所面臨的物資匱乏。

而具備這兩個條件的,除了察哈爾部和其他蒙古部落,好象已經沒有了別的目標。

遼西明軍重新退縮回到了寧遠,在沒有攻堅利器前,皇太極不會再去自討沒趣。

遼東的東江鎮呢,本身就是窮光蛋,還多數都退到了海島上。一些陸地上的小據點,就是打勝了,也不會有什麼收穫。

朝鮮已經被打服,且國小貧弱,就是再去攻打搶掠,也得不到太多的補給。

其實,仔細分析下來,皇太極對蒙古諸部動手,幾乎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而打擊蒙古諸部,一來能夠搶掠人口牲畜,迫使蒙古諸部加入到攻明的行列中。二來也使大明喪失戰略上的盟友,陷入孤立。

夜色漸深,送走了藤野父女,郭大靖並沒有太多的睏倦之感。他站在廊下望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又陷入了長長的思索之中。

………………

快過年了,島上雖然物資匱乏,可還是顯出些節日的氣氛。

街道打掃乾淨,福字按戶發放,手巧地編個燈籠,衣服不新也洗得乾淨。

軍民心中有慶幸,也有遺憾,但這一年就要過去,還是把希望放到明年,憧憬著能越過越好。

布匹和棉花都發放了一些,但還不夠百姓全家都做新衣服。可連毛皮帶毯子,睡覺能溫暖,出門的人也有衣蔽體。

小英穿著新做的棉衣,端著碗,飯吃得香甜。

淑貞的身上還是原來的舊衣,卻把睡覺時蓋的一條毯子改了一下,出門時能披上禦寒。

新村中不少人家都是這樣,禦寒的衣物先緊著出門的人,多是出去做工掙糧的男人穿。

不患貧而患不均,大家都差不多的境況,也就不存在誰笑話誰的問題。

韓山童穿上了新衣,這是軍屬的好處。韓仲在軍中能夠領取軍服,發下來的布和棉花就給兒子用上了。

“穿上了新衣,就要多注意,別剮著蹭著,別哪都鑽。”淑貞打量著韓山童,微笑著提醒道:“快過年了,別弄得太髒。”

韓山童連連點頭,答應得痛快,見小英用大眼睛看著他,還嘿嘿笑了兩聲,對著小英說道:“過年吃餃子啊,可香啦!”

小英眨巴著眼睛,舔了下嘴唇,脆生生地問道:“你吃過嗎?”

韓山童更了一下,強撐著說道:“俺爹說的,過年肯定發麵發肉,能吃上頓餃子。”

小英笑了起來,說道:“粥也好喝,餅子也很香。”

淑貞心中酸楚,覺得對不起孩子,沒過過幾天好日子,這麼容易就滿足。

來到島上有一兩個月了,光是在吃食上,就已經是在建虜統治中不敢想象的。粗茶淡飯,餓不著,更不用擔驚受怕地活著。

至於發麵發肉,那肯定是軍隊上的事情。老百姓嘛,能發下來兩條魚,再見見葷腥,就很令人高興了。

“貞姨,過年上俺家吃呀!”韓山童望向淑貞,充滿期待地邀請道:“俺爹是軍官,發的東西肯定多,夠咱們吃。”

淑貞擠出笑容,卻不置可否,權當是孩子話,這怎麼可以呢?

韓山童考慮不到那麼多,放下碗筷,說道:“今天沒別的活兒,把糧食都磨成面吧!小英愛吃餅子,多給她烙幾個。”

淑貞猶豫了一下,說道:“還是吃多少磨多少吧,留些糧食熬粥喝。”

“光喝粥,不抗餓。”韓山童伸手指了指米袋子,說道:“等俺爹回來,又能拿來不少,不用省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