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盛水容量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郭大靖不得不擔心其它島的部隊在戰力的差距,會影響到整個作戰的勝敗。

當然,提前集結意味著糧草物資的大量消耗,但為了勝利,郭大靖認為是值得的。

思緒翻飛間,郭大靖已經進了村子,在院門前剛跳下戰馬,院門便開了一條縫,孫嫂探出頭來。

“大人回來了。”孫嫂喜出望外地叫了起來,伸手把大門全都推開。

郭大靖笑著打著招呼,剛牽著馬走進院子,便看見阿秀迎了出來,快的好象就在等他似的。

發自內心的笑容,殷殷的溫言軟語,讓郭大靖心中暖意頓生。無論何時到家,總是讓人覺得安全、愜意、舒適,以及幸福。

趁著孫嫂牽走馬匹去馬棚,郭大靖給了妻子一個有力的擁抱,在妻子在嬌嗔中,開懷大笑起來。

……………….

第二天,郭大靖精神飽滿地來到軍營,被劉興祚打趣也不惱。

公務交接得很順利,劉興祚還是很盡心盡力,沒有給郭大靖留下什麼麻煩的收尾工作。

這幾天島上也沒有發生什麼大事,軍事訓練和工坊製造都在按部就搬,倉庫中的糧食也足夠穩定人心。

郭大靖把工作接手過來,也就是看了看各項資料,以便確定哪裡的進度正常,哪裡的有些緩慢。

就那麼個小島,能有多少工作。所謂的上管軍、下管民,郭大靖捋順後,已經安排好了得力人手,也不用他事必躬親。

簡單處理完手頭的工作,郭大靖便帶上兩個親兵,前往宅院,想看看磨鏡片的進度如何。

進了宅院,郭大靖也不去後院看林家兄妹,循著聲音直接去了顧氏父女所住的房間,在外面敲響了門。

時間不大,顧四同開啟房門,見是郭大靖,趕忙躬身施禮,口稱“見過大人”。

郭大靖揮了下手,邁步進屋。

顧嫣兒也起身見禮,郭大靖同樣揮手而過,坐下後開口問道:“怎麼樣,工作得可還順利?”

顧四同趕忙取出一個小箱,捧到郭大靖面前。

郭大靖開啟箱子,裡面擺放著三架望遠鏡,以木製外框,形制相差不大,比從西夷手中買來的要小一些。

取出一支,郭大靖走到窗前,推開窗子,向外瞭望。倍數差不多是四倍,鏡片磨製的質量不錯,焦點比較正。

“不錯。”郭大靖讚了一句,又換一支,直到把三支都檢查完畢,才重新坐下,笑著說道:“這三架的質量都很好,你們著實辛苦了。”

顧四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意,躬身道:“大人過獎了。這是小人的本分,還唯恐大人嫌我父女二人幹得慢呢!”

三架六片,一天差不多是一片,這速度確實不是很快。但好在時間還充裕,要到明年才能用上。

郭大靖目光掃視,注意到屋內多了些加工玉石的器械和工具。

只是粗略一看,郭大靖便知道為何加工效率低、速度慢了。當時哪有什麼電動馬達,靠的是人力腳蹬踏板。

而且,蹬踏板用的是繩子纏繞來使磨具旋轉,與後世那種老式的腳踏縫紉機的皮帶傳動,還有很大的差距。

“你們忙著,某隻是好奇,隨便看看。”郭大靖接過顧嫣兒遞上的茶水,笑著說道:“術業有專攻,在磨製加工玉石上,你們是專家。”

“手藝人掙口飯吃,不敢稱什麼專家。”顧嫣兒苦笑了一下,躬身退下,在工作臺前坐下,又開始磨製的工作。

顧四臺也告了聲罪,繼續工作。

郭大靖這個身份,這個職業,是不會偷師學藝的。父女二人也不擔心,只是感覺有點彆扭。

透明水晶恐怕不是很夠,郭大靖沉吟著估算了一下,覺得要把光學玻璃搞出來了。

要增加玻璃的折射率,需要加氧化鉛。或者最簡單的手段,用鉛棒攪拌。在走之前,郭大靖已經交代了玻璃工坊。

透明玻璃已經能夠製造,高折射率的也應該不難。關鍵是不需要很大的塊,能夠磨製鏡片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