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仲拿過兒子的飯碗,又給他盛滿,笑道:“多吃,吃飽了才長得快。過上幾年,咱們父子爭取都在軍中效力。”

“那您幫我弄張弩唄,我現在就開始練。”韓山童央求道:“您再上岸打獵,也把我帶上。您知道的,我也會。”

韓仲點了點頭,笑而不語。心中自是欣慰,卻不敢給兒子肯定的答覆。

………………..

當韓仲在中午回到廣鹿島,郭大靖已經乘坐海船和林天佑一起,在前往皮島的大海上。

“我是義商,慷慨解囊,為東江鎮購買了數萬石米糧,錢還是賒欠的,什麼時候還都行……”

林天佑撓著頭,對郭大靖給他定的具有崇高品質的人設感到十分慚愧。

“無利不起早,林家當然是有所圖的。只不過,圖的是長遠,是對東江鎮的信心,以及遼東發展的巨大潛力……”

郭大靖拍了拍林天佑的肩膀,微笑著說道:“好好想想,林家都需要什麼,和遼東有關的。”

林天佑眨巴著眼睛,遲疑著說道:“郭大人的意思,好象東江鎮將來能夠平遼成功,林家可以在遼東獲得些特權。”

郭大靖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就是這個意思。除此之外,某也想不出你們林家為何如此慷慨無私地相助。”

別老提慷慨無私行不,臊得慌,沒看我的臉都紅了嗎?是艙裡光線太暗?

林天佑苦笑起來,知道這是郭大靖的計劃,糊弄毛文龍,從而使他能拿出大量糧食物資有個合理的藉口。

好吧,平遼有點太遙遠,但好歹也是有希望。既然林家也不在乎這個,那就裝模作樣地提出條件好了。

估計毛文龍也不在乎,平遼,就是你相信,他都不敢說猴年馬月能做到。

郭大靖見林天佑領會了他的意思,便轉身出艙,在甲板上拿出望遠鏡,四下瞭望著看風景。

別人把平遼滅奴看成是不太可能,或者是幾年之內也完成不了的任務。但郭大靖卻已經堅定不移地確定了這個目標,並有著極強的自信。

如果崇禎能象支援袁崇煥那樣每年砸上近三百萬銀子,別說五年,老子三四年就差不多。

可惜,自己在崇禎,在朝堂諸公眼中,只是個赳赳武夫,根本沒有與袁督師一起比吹牛的機會。

你五年,我就四年;你四年,我就三年;你三年……好吧,你真行,還是你來吧!

郭大靖覺得再怎麼拼命,三年之內要徹底擊敗建虜,也是一件非常困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幾隻海鳥飛過,郭大靖放下望遠鏡,注視著它們飛近飛遠,最後消失無蹤,才吐出一口長氣。

袁督師被召回並再度上任遼東巡撫,已經不是他能改變的,或者說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韓爌將成為內閣首輔,有座師在高位,袁督師又在文官中以知兵著稱,不提拔他提拔誰?

再加上繼任者王之臣放棄了錦州等地,重新退回寧遠,引起了朝廷的很大震動。

儘管在戰略上是正確的,將為明廷節省大量的糧餉物資。但朝中那些噴子只看到了喪土失地,哪裡有那麼高明的策略和目光?

崇禎更是瞎了眼,做出了最蠢的決定。

要說建虜的境況,並不是多麼好,甚至是在苦苦支撐。但這些,都在袁督師上任後的一系列操作中,得到了緩解,奇蹟般地渡過了災荒。

只是在高臺堡開市賣糧,把袁崇煥千刀萬剮都不解恨。所謂的爭取喀喇沁部,不過是拍屁股想當然。

沒有喀喇沁部引路,沒有喀喇沁部賣給後金糧食,皇太極拿什麼抄掠京畿。多少明人百姓因此家破人亡,死傷累累,難道不是袁崇煥的罪惡?

幾片雪花飄落,郭大靖眼眸一動,自失地苦笑搖頭。

自己不也在等著皇太極入寇中原,好集中兵力抄其老巢嗎?還說什麼京畿百姓的苦難,真虛偽!

伸出手掌,注視著雪片入手,融成水滴,郭大靖慢慢握緊了拳頭。

不要考慮那麼多,只要自己盡力了,那就問心無愧。

就象自己只能顧到東江鎮的軍民,甚至只是廣鹿島,卻管不了西北大災荒下流離失所、多成餓殍的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