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糧食接濟(元旦快樂)(第1/3頁)
章節報錯
至於昧下全部,郭大靖只是念頭一閃,便拋開了。並不差那點銀子,趙光這個太監,興許日後能有用,誰知道呢?
在趙光期盼的目光下,郭大靖終於點頭答應下來,“送到令侄手中後,某會讓他給你去封書信。”
“不必寫信。”趙光面色有些慘然地拒絕道:“能不能送到雜家手中兩說,只怕連累了他及家人。”
郭大靖看著這老太監的模樣兒,不禁又笑了起來,說道:“趙公公不必如此,縱是失勢,也未必有性命之憂。難道你是魏忠賢的死黨心腹,難道你在魏忠賢的手下很出名?”
趙光愣愣地看著郭大靖,心中生出巨大震撼。九千歲還未倒,這位郭將軍便敢直呼其名,顯是已經料到魏忠賢的下場不妙。
郭大靖站起身,走到趙光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趙公公比我清楚。行,事情也說完了,某還有公務要處理呢!”
趙光壓住心中的震驚,趕忙起身,告辭而去。
等這老太監回到京城,或許能趕上崇禎收拾魏忠賢。就算趕不上,要是把我篾視老魏的事說出去,那才好呢!
郭大靖把趙光送走,便來到會議室,眾將和管事兒們已經到齊,就等著他來主持會議。
剛得到了幾千兩銀子,郭大靖的心情看起來不錯,他的笑容,他的輕鬆的狀態,帶有感染力,讓在座的眾人的心情,也不再那麼沉重。
對於將領和軍官,郭大靖沒有過多的吩咐,只告訴他們購到了足夠的糧食,軍需絕無問題,便讓他們繼續督促訓練,把他們打發走了。
各個作坊的管事兒,開始向郭大靖彙報工作。總的來說,都在按著郭大靖的命令在工作,製造武器裝備彈藥,準備著大戰。
朝鮮火槍的配套刺刀已經全部打造完畢,彈藥全部換成了顆粒化火藥,拋石機、簡易拋機、廂車等也打造出一批……
哦,已經仿造出了一枝鷹嘴銃,經過試驗,質量合格?!
郭大靖聽到這個好訊息,甚為振奮高興。自己製造火器,是必然的發展道路。哪怕是西夷技師,將來也是要擺脫對他們的依賴。
對火器鑄造工坊,郭大靖不僅給予讚揚,還給予了二十兩銀子的獎勵,極為慷慨大方。
剛得到幾千兩銀子,郭大靖有點象暴發戶。至少在心理上,拿出幾十兩銀子根本就沒當回事。白給的,就是不珍惜。
工坊得到獎勵的訊息,會很快傳出去,這比口頭上的穩定人心更有效果。再加上發給士兵們的糧食加量抵餉,軍心民心也就能徹底安定下來。
“島上的漁船還有十幾艘,下午把漁民召集過來,還有木工作坊的工匠,某要和他們商量研究新漁具的安裝使用。”郭大靖說到了關鍵的問題。
除了海洋島的捕魚基地和捕魚船隊,各島也都有中小型的漁船作業,捕撈量不算大。
郭大靖要先從島上進行試驗,編織囊狀拖網,並在船上加裝絞盤。網具的改進,只有好處,沒有害處,產量增加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從現在開始,郭大靖便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吃”上面。保證島上的人心穩定,保證軍隊的正常訓練,保證明年的軍事行動不受影響。
除了捕魚,郭大靖還要組織部分軍隊和百姓,登陸在山林中進行松子和人參、藥材的採摘,以及獵捕。
這個時候斷掉糧餉,真的是很棘手的事情。不象春夏,有野菜野果啥的。秋天一過,冬季上哪搞吃的?
可人閒著一樣要吃飯,如何使人動起來,有活兒幹,創造勞動價值,才能更好地度過難關。
郭大靖能夠想到的就是捕魚、打獵、水產養殖、柳條編織、縫補,如果有鯨油的話,還能夠開始肥皂香皂的實驗製造。
至於紡織,沒有棉花、生絲,遼東婦女也不擅長這個。
其實,古代在冬季能從事的副業是很少的。冬閒嘛,基本上想幹活兒,也沒有。
現在,還不是老百姓最難熬的時候,有秋天的收穫可以吃用。明天春天,青黃不接,那才更要命呢!
但對於東江鎮,沒有那麼多的土地耕種,也沒有那麼多的農業產出,基本上全要靠朝廷的糧餉養活,情況就顯得十分嚴峻。
“軍民要集思廣益,想出更多的辦法,以度過難關。”郭大靖自己想不出了,便要發揮集體智慧,總會有所幫助,不管大小。
趙青山已經是鑄造工坊的管事兒之一,似乎有些建議,但嘴唇翕張了一下,覺得還不夠成熟,便沒有說出來。
還是等做出了實物,再向大靖提議。自己是他提拔看重的,做事還是要穩當。沒把握的話,免得別人笑話。
會議結束,眾人散去,郭大靖獨自想了一會兒,也沒有太多的頭緒,便起身前往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