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丫頭互相對視,不約而同地露出笑容。有伴兒啦,還有著共同的愛好,兩人越來越有親近的感覺。

不遠處,藤野英收起了小鏡子,行軍打仗也忘不了檢查儀容,這就是女人的天性。

兩個手下的舉止,她都看在眼裡,不由得輕輕搖了搖頭。

如果除了吃就不會別的,藤野英自然不會帶上她們。關鍵是人家既能吃,還能幹,在醫護隊中是翹楚。

從兜裡掏出塊糖,藤野英放進嘴裡含著、嚼著,甜中還有花生碎和榛子的香味,這也算是她帶的乾糧。

郭大靖讓吳九成從山東購買物資,其中就有一些南方的蔗糖。

藤野英不知道郭大靖是在搞著研究,以為是吃的,便纏著要了一些。熬成糖漿,又摻了點碎花生和榛子,做成了她愛吃的糖果。

這傢伙還是個會吃的,藤野英品味著口中香甜,想起這個做糖的辦法還是郭大靖教的。

把買來的那些蔗糖都做成這樣兒的,不僅自己吃,應該還能賣錢吧?

藤野英只是想想而已,卻也猜測郭大靖不知在用糖搞什麼,神神秘秘的。難道這糖還能做成殺敵的武器不成?

在糖裡下毒藥,再給建虜吃?建虜要那麼傻,直接喂毒藥得了,把糖省下來不好嗎?

藤野英胡思亂想,也確實到了該胡思亂想的年紀。她想得最多的還是郭大哥,嗯,想老爹和郭大哥一樣多。

只不過,郭大哥越來越忙,還有了家,能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太少。

藤野英無聲地嘆了口氣,把嘴裡的糖嚼得咯嘣響。

…………….

拔除建虜的哨地,並不是此次行動的唯一目的。

夜不收小隊要增長實戰經驗,訓練了數月的部隊也同樣需要在實戰中進行鍛鍊。

而秀巖作為連線海州、鳳城的中繼點,將成為郭大靖重點打擊的目標。一旦建虜在秀巖站不住腳,整個防線便出現缺口,可能不得不再往內陸退縮。

從地圖上看,海州、秀巖、鳳城、鎮江這道防線,並不是直的。如果把海州換成蓋州,才是比較正常的。

也就是說,秀巖的西面比較空,能指望的增援多半是鳳城。同時,秀巖周邊的密佈的山林和縱橫的河流,也對建虜的機動能力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郭大靖率領夜不收小隊一夜之間行進近三十里,拔除了建虜的三個哨地,越過高嶺山,終於成功突破,逼近了秀巖城。

說是逼近,也有幾十裡的路程,郭大靖沒有盲目進擊,率領部隊在高嶺山休整了一天,並對周邊的敵情進行了偵察刺探。

透過審訊俘虜,得到了相對準確的情報,郭大靖和軍官們商議之後,決定對秀巖城南面的建虜據點進行突襲作戰。

後作為秀巖城以南的前哨據點,這裡約有一百多建虜駐守。在兵力對比上,郭大靖這邊佔據著明顯優勢。

即便如此,強攻依然不是郭大靖的首選,劉興治等軍官也同樣認為當以智計取勝。

“後堡以北是西堡,然後才是秀巖城。”劉興治指點著地圖,說道:“我覺得與襲擊鞍山驛堡時差不多,或許可以採取相同的打法。

建虜所設的據點,類似於明軍在遼東的墩、堡、寨,前小後大,以秀巖城為中心,向外延伸佈置。

根據情報,後堡、西堡作為秀巖城延伸出的據點,駐守的兵力都不算多,秀巖城內卻有兩千建虜,不可小覷。

郭大靖微笑不語,也不插言,聽著軍官們各抒己見。

任何作戰計劃的制定實施,都要考慮到實際情況,即選定戰場的地形地勢。拋開這一點,就是紙上談兵。

襲擊後堡,伏擊西堡來援之敵,在秀巖敵人撲來前,撤入山林。這與襲擊鞍山驛堡的戰術是一模一樣的,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

不一樣會有陡山夾道,以炸石殺傷敵人,但此次的兵力也雄厚,就是在野地伏擊,也基本上沒有失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