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東江鎮的軍民要高於這個數字,最多的時候有近七八十萬人。

所以,看似朝廷很慷慨,但東江鎮領到的糧餉,也就勉強夠用,得緊緊巴巴地過日子。

郭大靖擺了擺手,對劉興祚的建議暫時不作考慮。朝廷發了,那就沒有剋扣的理由,要士兵拼命作戰,就要讓他們能養家餬口。

“都不容易,暫時不要動士兵們的糧餉了。”郭大靖故作輕鬆地一笑,說道:“放心吧,賺錢誰也比不上我。就是朝廷拖欠不發,挺個一年半載也沒問題。”

劉興祚點了點頭,對郭大靖不佩服都不行。他早就發現花出去的錢是很大的數額,絕不是那點軍餉和賞功銀。

他問過郭大靖,郭大靖敷衍地說是從林姓商賈那裡借貸的,日後用參貂等遼東特產,或是工坊製造的奇物來償還。

劉興祚有些懷疑,但又找不到別的理由。

既然郭大靖能有錢貼補軍用民用,不管是搶是借,他沒那個本事兒,也就不好多說。簡單地說,就是“管他呢”!

劉興祚走後,郭大靖拿出吳九成去山東捎回來的情報,有關山東各地官紳的。蒐集到的多是山東沿海地區的。但也能看出來,諜子正向山東內陸深入拓展。

秋收之後,這些官紳家的糧倉滿了,也就是郭大靖動手的時候。

去山東一次,郭大靖準備幹把大的,最好把明年東江鎮需要的糧草都搞到手。這樣的話,就不怕崇禎抽瘋,不怕袁督師卡脖子了。

至於南方運糧,其實也只是候補,用來釣住林家的一個手段。

畢竟,那是要花錢買的,郭大靖的身家,也經不起這麼造。甚至於,他還有到江南大偷特偷的心思。

或者到京城,那些王公大臣有的是錢,李自成可是搜刮了幾千萬兩呢!就是難度大了點,沒有鄉下老財那麼好偷。

一想到幾千萬兩銀子,郭大靖就來氣,又罵崇禎是個蠢貨,昏君加暴君。大饑荒席捲中原,還要往老百姓頭上加賦增稅,不管他們的死活。

這樣的皇帝,早死早好,你還能指望他掃除積弊、振作國勢?你還能指望他體恤子民,善待為國征戰的將士?

嗯!這家也是一定要偷的。

郭大靖的目光集中到了情報上一家大戶,頂大的大戶,全天下都知道,曲阜孔家。

任憑王朝更替,甚至是異族入主中原,孔家都始終屹立不倒,轉而為新統治者服務。

這算不算漢奸?在郭大靖的認知中,毫無疑問。但孔家不那麼認為,他們要保住性命,保住榮華富貴,好把孔聖的學問傳承下去。

很好的藉口,沒有什麼道德上的愧疚。前朝的恩惠封賞沒了,本朝不是又給了,真是統治者手中好用的工具。

郭大靖表示:佩服,佩服。

有這樣的孔家,也難怪那麼多讀聖賢書的傢伙們,當了漢奸也心安理得,賣國也賣得理直氣壯。

郭大靖冷笑著把情報收起,又開始處理起其他公務。

總的來說,各項事業都有很大的起色,主要是錢糧上的獎懲,直接涉及到自身利益,再胡混划水,捱餓去吧!

郭大靖對於百姓是體恤關懷的,但臉一黑下來,對偷懶耍滑,甚至是不聽號令的軍官,也不慣著。

就說聯合捕魚的事情,各方派人派船,可主事兒的卻是郭大靖。

短期的教導培訓後,就刷下來一批人。不管是哪來的,都打發走。即便是皮島本部的,郭大靖也不留情面。

既委任了負責捕魚和加工的管事,或者叫官兒,還在其中安插了耳目。

郭大靖對於聯合捕魚公司的運作,個人的表現,都心中有數。

不好好幹就滾蛋,這幫人吃的糧食,住的屋子,捕魚的裝備,可都是郭大靖出錢出糧置辦的。

別以為聯合捕魚是求著你們,沒你們那幾條船,照樣能幹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