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股來捕鯨(第1/3頁)
章節報錯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說道:“明年若有機會,末將準備助李維鸞將軍收復金州。有此百十里土也,就能安置數萬遼民。”
“佔領不是問題,能不能守住呢?”毛文龍看了郭大靖一眼,似笑非笑地說道:“你還說到了機會,會是什麼樣的機會呢?”
郭大靖撓了撓頭,說道:“末將正在全力以赴地準備,是否行動,還要看具體形勢的變化。”
沉吟了一下,郭大靖繼續說道:“毛帥曾說過,建虜四面被圍,整體形勢並不樂觀。今年攻打朝鮮,明年可能還要攻打它處,以解被困之局。末將說的機會,就是看建虜將如何行動。”
遼西關寧軍,遼東東江鎮,北面蒙古諸部,東面有朝鮮封鎖,這就是後金當時的形勢。
現在,朝鮮已經與建虜盟誓,形同中立,使得四方封鎖出現了漏洞。但建虜還是要行動,改變不利的態勢。
毛文龍垂下眼簾,思索了半晌,沉聲道:“不是遼西,就是蒙古虎墩兔。本帥看來,攻打虎墩兔的可能更大。”
今年如果攻不下寧遠和錦州,建虜想必也知道堅城大炮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況且,戰必有得,再去打錦州或寧遠,也沒什麼好搶的了。
至於東江鎮,基本都在島上,建虜想打也沒辦法。
要分析判斷建虜的動向,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只要用換位思考就行。
假如我是皇太極,定然要個個擊破四周的敵人。
朝鮮最弱,就先打服;蒙古諸部也不強,還能擄掠到不少的牛羊;遼西的城堡炮塔流,撞得頭破血流就別再去碰;東江鎮是個禍害,可撈不著。
而郭大靖還知道皇太極征服蒙古諸部後的另一個意圖,那就是為抄掠京畿打通道路。
當然,皇太極現在未必會有這個想法。只是隨著周邊形勢的變化,條件逐漸具備,也因大饑荒而不得不進行的軍事冒險。
“若攻打蒙古諸部,建虜多半會於春際發動。”毛文龍眯了下眼睛,說道:“大靖,你抓緊準備。到時,本帥也會助你一臂之力。”
春天,萬物萌生,溫度又不高,建虜比較適應,馬也有青草可吃,確實是相當合適的時間。
郭大靖躬身謝過,心裡又多了幾分底氣。
光是廣鹿島和旅順的兵力,佔領金州並要擊敗建虜的襲攻,還不算是特別充足。如果毛文龍能派其它島嶼的人馬助戰,把握就更大了。
當然,郭大靖和李維鸞也可以憑臉面請友軍相助,但卻沒有毛文龍直接下令那麼正當合理。
畢竟,這不是增援,而是前來助戰。不僅要有足夠的兵力,郭大靖還要動員百姓乘船而來,用最短的時間,在南關構築一道防線。
數千人馬返回旅順,毛文龍等待陳繼盛那邊的訊息,也派人偵察蒐集錦州建虜的動向。
幾千人馬卻沒閒著,按照圖紙規劃,修築完善旅順要塞。
儘管郭大靖不認為建虜會來攻打旅順,但有備無患,絕不能輕忽大意。
而在幫助修築的過程中,郭大靖和李維鸞等將領不斷商議,又進行了一些完善,使得旅順要塞名副其實。
就算是換成郭大靖來攻打,冥思苦想之下,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長期圍困,或是用人命來填,一點點地來啃這塊硬骨頭。
當然,如果有紅夷大炮,或者是攻城重炮,自然可以用炮火摧毀要塞,儘管花費的時間也不少。
但建虜哪有這種高科技裝備,從明軍手中繳獲的舊式火炮,射程近、威力小,除了直射和重量的優勢外,並不比重型拋石機厲害多少。
休息的時候,這些將領便常聚在一起吃飯喝酒,聊天打屁。感情嘛,是培養出來的,毛文龍也樂得見到手下軍官們融洽相處。
“大魚,數千甚至上萬斤重的?”對於郭大靖的描述,將領們都表現出了驚疑,大小長山島都司俞亮泰尤其明顯,嘴巴張得老大,半天合不攏。
切,都以為我在吹牛呢,俺可沒袁督師那毛病。
郭大靖臉色鄭重,以此來表明自己是認真的,是沒說假話的,“在海洋島,某準備先建立個魚肉處理作坊,百八十人差不多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