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再見毛文龍(第2/3頁)
章節報錯
毛文龍哈哈一笑,上下打量著郭大靖,用力點了點頭,說道:“騎馬跟上,和本帥詳細說說潛入襲擊鞍山驛的情形。”
派人快馬報信兒時,郭大靖附了簡單的書信,彙報了襲擊鞍山驛,伏擊千山堡的作戰,以及將近三百級的斬首,抓獲十幾個女真俘虜。
作為一次潛入的襲擊牽制,這樣的戰果已經足夠稱得上合格,甚至是出色的成績了。
得到急報後,毛文龍馬上率兵從海城河南岸撤退,佯攻海州衛的作戰也宣告結束。
與建虜交戰了這麼多年,毛文龍對形勢的敏銳感覺已經形成,屢次躲過建虜的襲擊,每次深入陸地襲擾都能全身而退,都得益於此。
不管皇太極是否撤圍錦州,都不能在得到確切訊息後再行動。憑建虜的機動速度,以及東江軍多為步兵的情況,那就晚了。
若是錦州之圍解了,徑襲遼陽便是決定性的作用;如果不能解圍,東江軍也有拿得出手的戰績,算是盡力而為,無可厚菲。
郭大靖騎馬跟上,落後半個馬頭,把潛入和作戰的經過,詳細地講述出來,沒有半點作假,就是實話實說。
毛文龍聽得認真,不時問上兩句,還不時發出爽朗開懷的笑聲。
“好,好,利用有利地形,未及開戰,便損敵一半。”毛文龍又是開懷而笑,捋須說道:“三百精銳,深入敵後,連戰連捷,傷亡卻極輕微,皆是你這個主官的功勞。”
郭大靖在馬上躬身道:“大帥過獎,是將士們不辭勞苦、英勇作戰,才有如此戰果。”
毛文龍擺了擺手,表示不用過於謙遜,繼續開口說道:“大靖,依你看,錦州之圍能解嗎?”
郭大靖想了一下,有些保守地說道:“建虜不擅長攻堅,糧草不豐,酷暑又將近,恐怕難以長期圍城。再者,有我東江鎮的擾襲,建虜更不敢把主力久放於外。”
毛文龍微微頜首,捋著鬍鬚未置可否。
襲鞍山,攻昌城、滿浦,只是牽制行動的開始。如果建虜依舊不回師,那東江軍就繼續展開行動。
昌城、滿浦若被攻下,東江軍可沿鴨綠江長趨而上,登陸後越過長白山,襲擊建虜的老巢——赫圖阿拉。
甚至於,可以集中兵力,圍攻鎮江,再進鳳城;或是繼續在遼南展開行動,或是從中路突破秀巖,或是……
反正,東江軍的攻擊點很多,建虜的防線並不嚴密穩固。
當然,能夠避免大戰還是要避免。東江軍現在需要休整,需要訓練新補充計程車兵,需要修補盔甲、兵器等等。
“本帥要暫時駐兵旅順,把要塞構築完全。”好半晌,毛文龍才緩緩說道:“還要等陳副帥攻打昌城、滿浦的訊息,以及錦州的情報,才能做最後決定。”
郭大靖說道:“先向朝廷報捷,再靜觀其實,實乃穩妥萬全之策。”
毛文龍呵呵一笑,轉頭看著郭大靖,說道:“很好,你很好。此番襲遼陽,當記首功。”
郭大靖微微躬身,也不再謙遜,卻也真的不在乎什麼功勞不功勞。
毛文龍心中已有了向朝廷報捷的文案,徑襲遼陽自然不能是區區三百精銳,而是他親自指揮的數千大軍。
攻克鞍山驛堡,重創千山堡援軍,進軍的途中又有大小數戰,東江軍是英勇廝殺,勇往直前。
至於郭大靖,則是攻取鞍山驛堡的先登,並親手斬殺數十名建虜,猛將的形象再度豐滿。
戰報的貓膩,郭大靖並不在意。他是東江軍的一分子,立下戰功,有主帥的運籌之功,也屬正常。
至於朝廷的封賞,銀子和糧草物資自然是好,那些虛銜之類的,他倒嫌不夠實惠。
至於毛文龍這邊,朝廷已定了新的額兵數,如何分配給眾將,倒也是郭大前比較關心的。
畢竟,這是和朝廷的糧餉掛鉤的。雖然只給一半,可也能減輕郭大靖的負擔。
但郭大靖知道分寸,這是毛文龍要權衡的事情,他想要卻不能主動開口,只等著最後決定就好。
“大靖。”毛文龍示意郭大靖靠近,緩緩說道:“遼東要地,分作兩處,一為皮島,一為金州。皮島陸可扼守建州,水可運糧;金州南通旅順口,北到三牛壩,西通廣寧。再有各島為犄角,雖不敢說能斬將復城,但牽制建虜,卻甚是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