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鹿島的部隊休整恢復得怎麼樣?”陳繼盛問道:“你們對襲擊遼陽,以為如何?”

郭大靖和劉興祚再次交會眼神,劉興祚挑了下眉毛,讓郭大靖來說,他繼續保持低調。

“島上部隊已補充齊全,只是訓練時間還不算長,戰力未恢復到援朝作戰之前的程度。”

郭大靖斟酌著字眼說道:“至於襲擊遼陽,末將以為甚好。但既是襲擊,出動的兵力就未必需要很多吧?”

哦?陳繼盛露出感興趣的神色,微笑著說道:“郭將軍說得詳細些。”

郭大靖轉向劉興祚,劉興祚心領神會,剛才已經以眼神示意過了,他伸手取出一份草草擬定的作戰計劃,遞給了郭大靖。

儘管還粗疏,郭大靖接過來掃了兩眼,還是比較滿意,也沒忘了給劉興祚表功。

“這是劉將軍草擬的襲攻遼陽的作戰計劃。”郭大靖又遞給陳繼盛,說道:“也不用打到遼陽城下,那樣風險較大。就是襲擊遼陽附近的驛站堡寨,比如鞍山驛,也算是徑襲遼陽吧?”

陳繼盛接過來翻閱,郭大靖則繼續說著自己的設想。

“咱們東江鎮的物資糧餉,大軍發動一回,耗費頗多,恐怕支撐不了幾次。末將以為,如果每次襲攻能有所斬獲,才更利於持久作戰。”

“以少量部隊潛入,在遼陽周邊進行襲擾;本部或調動附近島嶼人馬,攻打建虜的薄弱之處,比如昌城、滿浦,有很大的把握攻克。況且,建虜就算有騎兵機動的優勢,離得太遠,也救援不及,我軍可以從容圍攻。”

陳繼盛微微頜首,這其實與他的想法很相近。毛文龍提出襲遼陽時,他就有過進言。

而郭大靖和劉興祚既然有這樣的作戰計劃,肯定會有所準備。如果能承擔起徑襲遼陽的任務,可就解決了全部的問題。

既能襲遼陽,給東江軍在朝廷那裡漲面子、增功績;還能批亢搗虛,打擊建虜獲得戰果。這還真是兩全其美。

“沒想到你們已經有了作戰計劃。”陳繼盛放下檔案,感慨又讚賞地說道:“儘管只是草案,已是料敵機先,併為本部解決了大難題。”

他注目於郭大靖和劉興祚,問道:“如果襲攻遼陽的任務交給你們,需要多長時間準備完畢,又有哪些困難需要本部幫助解決?”

郭大靖又和劉興祚互視,交換眼色,卻又都不得其意,拿不準不敢亂說。

陳繼盛哈哈一笑,說道:“我吃過午飯便回皮島。當然,得你們給某準信兒。”

“明日喝完喜酒再走不遲。”郭大靖挽留道:“陳副帥這樣的貴客,能參加某的婚事,實在是榮幸之至。”

陳繼盛猶豫了一下,又搖了搖頭,說道:“軍情如火,既已有萬全計劃,還是加緊準備,趕快實施為好。”

說著,他從身上掏出個小金錠,遞給郭大靖,笑著說道:“走得倉促,未帶什麼財物,此權當賀禮吧!”

郭大靖嘿嘿笑著接過,躬身道:“多謝陳帥。”

停頓了一下,他又邀請道:“既是著急返島,中午便到舍下吃頓便飯,讓賤內當面謝過。”

陳繼盛沉吟了一下,微笑點頭,說道:“也好。不見見新婦,不當面致賀,卻也失禮。”

“末將這就派人回去,讓賤內準備飯菜。”郭大靖轉身欲離開,向劉興祚使了個眼色。

劉興祚找了個藉口,跟著走了出來。陳繼盛知道二人要商議一下,只是微笑頜著,和鄭鳳壽隨意閒聊。

“真的要襲擊遼陽?”劉興祚出來之後,劈頭就問,“計劃粗疏得很,風險不小。”

郭大靖說道:“不是還有時間完善嘛!再說,小股部隊潛入偷襲,我在行啊!不用千八百人,只帶二三百人搞出點動靜還不容易?”

劉興祚微皺眉頭,說道:“那不如我帶人去,山川地理、地形地勢,我比你熟。”

“有劉奇士引路,也是一樣的。”郭大靖說道:“你帶人在紅咀堡接應。”

劉興祚翻了翻眼睛,說道:“好吧,就依你的計劃。呆會兒向陳副帥彙報,我不吭聲。”

郭大靖呵呵一笑,拍了拍劉興祚的手臂,說道:“放心吧,這又是大功一件,我都想好了。嗯,禮錢不要了,明日去喝喜酒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