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狙擊懂不,截擊建虜(第3/3頁)
章節報錯
一個建虜正指揮著同伴,要一起用力,搬開阻路的樹幹。但他的聲音戛然而止,大張著嘴巴低頭看了看胸前透出的半截箭簇,仰臉摔倒。
郭大靖迅速拉弦上箭,向著暴露的建虜快速施射。儘管弩弓的彈道是曲線,卻比弓的要低平,在空中飛行的時間更短,更難捕捉其軌跡。
連射三箭,郭大靖只在第二個狙擊陣地呆了不到十秒的時間,便又迅速離開,退向第三個。
按照狙擊法則,不在一個位置開兩槍,以免暴露位置。但那是在使用槍械的後世,狙擊手的敵人同樣是狙擊手。
而在這個時代,郭大靖可以不必如此嚴格。
一邊撤退,郭大靖一邊觀察著入林建虜的距離,並迅速臥倒,瞄準後射擊,將已經追近的一個建虜射殺。
保持在七八十米的距離,甚至是五六十米,使用弩弓的郭大靖與建虜對射,也佔據著優勢。
張弓射箭要保持身姿,就意味著要暴露出不小的身體面積。郭大靖卻可以用臥、立、跪、蹲等姿勢射擊,殺敵的同時兼具著隱蔽。
都是建虜的精銳騎兵,如果是在陣戰中,差不多要三五個明軍才能打一個。郭大靖多殺一個,就等於間接地減少了三五個明軍的死傷。
何況,這些建虜之所以能成為精銳,都是久歷戰陣廝殺,手上沾滿了明軍和遼人的鮮血。
血債血償,以命抵命。
郭大靖不斷射殺著林中追來的建虜,心中卻越來越是平靜無波。彷彿是一群土雞瓦狗,在他手中結束的一條條狗命,緲小的激不起他情緒的波瀾。
轟!建虜碰響了預設的地雷,在火光黑煙中響起了慘叫。
郭大靖冷笑著瞄準、擊發,將一個從樹後閃身而出的建虜射殺當場。
每射殺一個敵人,郭大靖都能從中增加自己的熟練度,並提高自己的射擊技術。
無他,手熟耳!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往往會擺脫循規蹈舉的射擊程式。比如甩手一槍就能打斷電線,就已經省略了瞄準。
轟,轟,轟!
建虜分散開來,試圖包抄襲擊者,卻碰響了更多的地雷。
大路的另一邊,崔孝一指揮手下,向著進入樹林搜尋的建虜發動了猛烈的襲擊。
轟,轟!
地雷在爆炸,箭矢在激射,喊殺聲響成了一片,但戰鬥卻並不激烈。
給予建虜打擊之後,不等建虜調整增兵,崔孝一便帶著手下迅速撤退,只留下不時爆炸的地雷給建虜製造驚喜。
郭大靖這邊接到訊號,開始加速撤退,與崔孝一等人會合後,騎上戰馬,疾馳而去。
轟!一聲巨響在身後轟鳴,那是建虜搬抬路障觸發了大地雷,上面覆蓋的碎石將給建虜帶來不小的死傷。
郭大靖和崔孝一在馬上相視而笑,這一仗打得輕鬆。己方只有兩傷,可建虜光被射殺的就有十幾個。
至於地雷造成的傷害,不太好判斷,可建虜肯定不好過,哪怕是頭破血流,也會對戰力造成影響。
上千的大隊建虜又如何,幾十人照樣能幹他一傢伙。只要有利的地形地勢,並做充分的準備,建虜吃虧也找不到賺回的機會。
“只要兩三千兵力,組織幾十,甚至上百支小隊,每天一個小隊只打死一個建虜。”郭大靖似笑非笑地說道:“從建虜攻朝到現在,要損失多少人馬?”
建虜攻朝已經一個多月了,按三十天算,小隊按六十支算,差不多有兩千建虜要變成死屍啦!
崔孝一知道這是假設,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一種樂觀的估計。
但郭大靖的思路是正確的,就算正面戰場抵擋不住建虜,可持續性的消耗,也會讓建虜無法在朝鮮呆太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