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聘教官,阿濟格缺糧(第2/3頁)
章節報錯
對於日後的發展,郭大靖不僅要積累物資,還要收攏人才。
精通火槍戰術的藤野正算是比較合適的人選,劉興祚也是郭大靖看好的目標之一。除此以外,郭大靖還需要工匠、水手等具有專業技能的人。
管他是倭人,還是真夷,抑或是叛金投明的,只要是建虜的敵人。郭大靖對民族和身份是非常寬容的,並沒有什麼偏狹的態度。
郭大靖知道自己的長處和劣勢,也一直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彌補缺陷。
論見識和眼光,當然是郭大靖無人能敵的長處;但涉及到這個時代作戰具體的層面,他就顯得粗疏,甚至可以說是紙上談兵。
要想發展壯大,光憑他一個人是肯定不成的,他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把各種工作都能很好地完成。
成為島主,軍民都要管,事必躬親是不必要,也是郭大靖的能力難以做到的。有得力的手下,他就更能發揮所長,不會被繁瑣的小事所牽絆。
躺在帳篷內,郭大靖閉著眼睛,卻久久不能入睡。
拋石機還有改進的餘地,木炮也有可取之處,地雷還要大量使用,錢財物資的積攢也不能停。
成為島主後,所率領的軍隊應該進行怎樣的訓練,要裝備什麼武器,又要如何與建虜作戰
郭大靖想了很多,儘管有些都處於框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進行的。
迷迷糊糊,郭大靖也不知是什麼時候才睡著,夢中卻也盡是一些相關的內容。
.
龍川。
同樣是深沉的夜,黃昏時抵達的阿濟格,儘管疲憊,卻毫無睡意。
嶽託的死,可以歸為疏忽大意,在路上被敵人用冷箭襲殺。那碩託的陣亡,就真的令人極為震驚,難以置信了。
“龍骨山城”阿濟格陰沉著臉,盯著面前的軍官,沉聲問道:“兩位貝勒的陣亡,都與此城有關。具體情形,你可知道?”
薩爾納是駐防鎮江的一個牛錄額真,現在奉命駐防龍川。
尼馬禪在義州決定以死戰挽罪後,便派出信使,其中就有向鎮江駐軍進行通報的。
原因很簡單,鎮江駐軍是兩紅旗的一部,嶽託、碩託是他們的主子;而在距離上,也是離義州最近的部隊。
得到通報後,鎮江駐軍的指揮官甲喇額真赫圖急忙率領兩千人馬急急趕往義州。可惜,他們去晚了,只看到了義州城內到處的無頭屍首。不甘心之下,這支建虜又趕到龍川,見到的是和義州差不多的景象。
赫圖深知龍川、義州乃是攻朝部隊撤退的必經之路,只能留軍守衛,確保攻朝部隊的後路通暢。
薩爾納躬身道:“回貝勒爺,據信使所述,嶽託貝勒是在攻打龍骨山城不利後,率軍退回龍川時,在路上被暗箭襲擊陣亡。碩託貝勒的陣亡卻十分詭異,在龍骨山城下”
聽著薩爾納的複述,阿濟格的眉頭也是越皺越緊。果然十分詭異,碩託在營中莫名失蹤,後來再出現,所傳的將令,所作的舉動,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這麼說來,碩託貝勒陣亡,也是他們猜測,並沒有確定。”阿濟格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與尼馬禪一樣,對碩託有著懷疑。
薩爾納說道:“我軍由鎮江入義州,再至龍川,抓到了幾個逃散的剃頭人。據他們所說,龍骨山城已經放出了訊息,碩託貝勒確已陣亡。”
阿濟格垂下眼簾,半晌無語。敵人放出訊息,顯然是想振奮人心,招募到更多的朝鮮人與己軍為敵。
而碩託有可能叛金投明,絕對是隻能想想,卻不可張揚出去的猜測。因為,這對士氣、民心的影響太大,太惡劣。
“汗王那裡也應該收到通報了。”阿濟格思慮已定,開口說道:“先確保義州、龍川,等待汗王命令吧!”
情況並不是很明朗,但東江軍已經大舉出動卻可以確定。阿濟格認為在得到足夠且準確的情報前,按兵不動才是良策。
他有三千精騎,再加上鎮江駐軍派來的兩千,守住兩座城池,還是很有把握的。
碩託為兄報仇,含怒出兵龍骨山城,卻詭異地陣亡,或者說是失蹤,這也給阿濟格敲響了警鐘。
可守城的困難就在於糧草,不管是阿濟格的人馬,還是鎮江趕來的駐軍,攜帶的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