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回島船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是一點不會。”劉奇士也不怕被鄙視笑話,實話實說道:“原來看見水就暈,現在好多了。可要讓俺下水,還是不成。”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慢慢練,好學。”
劉奇士翻了下眼睛,說道:“騎馬也好學,你慢慢練哈。”
郭大靖的騎術確實不敢恭維,但他也不著急。
能騎著趕路,並跟得上別人,也就可以了。至於騎馬衝殺,練起來花費的時間既長,也很少能用上。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郭大靖將主攻偷襲和伏擊。這是比較符合實際,並且能夠很快見到效果的戰術打法。
郭大靖不再與劉奇士閒扯,伸手指了指海岸的方向,開口說道:“春暖冰融,遼東沿岸,都可去。”
劉奇士點了點頭,說道:“這倒是。可建虜已經放棄沿岸,要襲擾便要深入,危險性也很大。”
沿海遷界的山寨版,儘管能夠制約東江軍的登岸襲擾,卻也有自身的缺陷,不能夠完全杜絕。
郭大靖垂下眼簾,思索著應對之策。
這種以堅壁清野、製造無人區來削弱東江軍水師作戰能力的策略,是建虜無法處下防守冗長的海岸線的無奈之舉。
既是無奈,不去管它,讓建虜繼續無奈下去,也不失為一個應對的辦法。
現在的建虜,或者稱其為後金,其實是陷入衰弱的時期。
由於老奴臨死前幾年的殘暴政策,遼民的反抗蜂起雲湧,後金的統治遭到了極大的挑戰。
同時,明朝、朝鮮、蒙古這三方對後金的經濟封鎖,使得生產力低下的建虜缺衣少食,難以維護長期的統治秩序。
建虜倒不虞捱餓,但投靠後金的蒙古人呢,沒有糧食物資,怎麼安撫,怎麼讓其為後金征戰廝殺?
經濟危機這個名詞,當時無人知道,也無人能懂。只有郭大靖明白,建虜徵朝、徵虎墩兔、繞襲京畿,都是經濟危機所導致的。
徵朝不是為了滅掉朝鮮,要達到的最主要目的是掠取物資,並與朝鮮貿易,從而打破封鎖。
同樣,崇禎二年的入寇繞襲京畿,也是後金的經濟危機大爆發,皇太極不得不採取的軍事冒險。
既然如此,郭大靖在想,怎樣才能使後金的經濟危機更嚴重一些。
相比自己,乃至東江軍的作戰殺敵,使後金的經濟危機加重,或是提前爆發,更具有戰略上的意義。
比如說將在夏天爆發的進攻錦州和大淩河等城,如果不是後金從朝鮮掠奪了大量糧草物資,郭大靖認為是難以發動和支撐的。
有時候,從更高的層面上對敵人進行打擊,遠比戰術上的成功,更加重要,影響也更大。
而現在自己能做的,就是增加東江軍和朝鮮義兵的戰力,在建虜載著戰利品撤退時,予以伏擊截殺,儘量削減建虜攻朝的收穫。
當然,如果有機會,郭大靖也想著去施展一下搬運秘技。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取之於敵,是最令人舒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