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建虜分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十二說得有理呀!”阿敏陰沉的臉雲開霧散,甚至有了些許的笑容,說道:“聽說朝鮮王室已經逃往江華島,可見其心膽俱喪。我軍繼續南進,逼迫其議和,此戰方算是有結果。”
阿濟格又添了把火,說道:“聽說平壤已是一座空城,朝鮮人都跑光了。”
“哈哈,如此,進兵不費吹灰之力。”阿敏笑了起來,說道:“朝鮮已無敢戰之心,應戰之力,我軍也不必重兵推進。可分兵對付朝鮮人的騷擾,以及東江軍的攻襲。”
說著,他的目光從杜度、嶽託、碩託的臉上掃過,詢問道:“三位貝勒可願領兵出擊,掃清宵小,保我主力無虞?”
嶽託微微皺了下眉頭,覺得阿敏似乎有意支開他們。
剩下的濟爾哈朗是阿敏的兄弟,阿濟格的主張顯然很合阿敏的心意,監視掣肘的話,恐怕力度不夠。
碩託垂下眼簾,不想發表意見,只聽兄長嶽託的決定。
杜度雖是貝勒,卻是老奴之孫,輩份上差了。父親褚英本是長子,卻因罪被努爾哈赤論死,這又是杜度需要謹言慎行的原因。
見三人暫沒說話,阿敏索性直接拍板,說道:“三位貝勒各領兩千人馬,分別在安州、定州、義州掃蕩清剿,確保糧道通暢,保我大軍後路無虞。”
攻打朝鮮的建虜兵力有四萬多,除了朝鮮的剃頭人,還有各旗的少量人馬,作為主力的鑲藍旗則是全部出動,大概有一萬五六千。
阿敏自然不會把自己的部下給其他貝勒指揮,正好藉此把這三個最親近皇太極的傢伙趕走,把不屬於自己的人馬也帶走大部,免得對自己的行動造成阻礙。
嶽託無奈地接受了命令,他沒有理由拒絕,阿敏是主帥,派他出戰也是正常。
有了嶽託的帶頭,碩託和杜度也不便反對,乖乖地遵令而行。
歷史上,當建虜主力打到平壤時,就已經是一座空城。換句話說,建虜主力基本上不會有大規模的戰事。
但在建虜推進佔領的地區,即義州、龍川、宣川、郭山、定州、安州這一條線上,東江軍和朝鮮義兵卻在不斷地襲擊建虜,最後的戰鬥一直持續到六月份。
阿敏藉著主帥的名義,藉著義州、龍川被攻襲,把嶽託、碩託和杜度派了出去,也各給了兩千人馬。
儘管這其中有阿敏的謀劃,但他也不認為這三個貝勒各率兩千人馬,會平定不了後路的安靖。
朝鮮義兵,不過是散兵遊勇,躲在山林中偷襲伏擊;東江軍嘛,缺糧少穿,裝備簡陋,也難以與建州勇士正面抗衡。
至於義州和龍川的失守,阿敏認為是疏於防範,駐兵也不多的緣故。現在有三個貝勒的增強兵力,東江軍就再無可趁之機。
如果東江軍強自出戰,襲攻鐵山未能成功,倒有可能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遭到沉重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