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攻城之勝(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靖。”劉奇士看到了郭大靖,用力招著手。
雖然忙於戰鬥,也沒找到郭大靖隱蔽的地方。但劉奇士知道那幾聲爆炸是他乾的,那幾個建虜被射殺,也應該是郭大靖所為。
郭大靖揮了揮手,算作招呼。不等劉奇士走過來,他伸手指了指城內的戰場,彎腰撿起一顆“蒺藜陶彈”,快步如飛地從另一側步道奔下城去。
這是故意讓劉奇士看到的“蒺藜陶彈”,那是龍川城原來就有的,是守城的武器。
所謂的“蒺藜陶彈”,就是投擲型地雷,外殼是粗陶燒製,上面有很多禿刺,像蒺藜一樣。這樣爆炸的時候,可以增加殺傷力,一般是在守城時使用。
顯然,這是朝鮮仿造於明朝的守城武器,數量不多,年代也較長久。
因為朝鮮武備松馳,這玩藝兒現在能不能爆炸都兩說,很隨便地扔在城頭上成為了廢物,或是當石頭砸敵人。
劉奇士看到了蒺藜陶彈,心中瞭然,知道郭大靖就是用的這東西造成了建虜騎兵的混亂。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這就是唯一的解釋。
至於你去試驗蒺藜陶彈,誰會有那個閒心。
再說了,炸不炸的也可以歸於運氣。你倒黴,那又怪得了誰?
郭大靖的意思很明確,反正就是坦白有什麼隨身空間,別人也不懂。
其實城上還有一些蒺藜陶彈,都被郭大靖收起,準備有空兒時加以改造。這東西的材質,可比瓶瓶罐罐強多了。
劉奇士解開心中疑惑,也明白了郭大靖的意思,大聲招呼著手下:“走呀,隨某殺敵。”
眾人呼喝著應喏,都覺得拿下龍川不過是時間問題,信心爆漲。
郭大靖單獨行動,不想讓人看到他使用的狩獵弩。至於抱著的陶彈,下了城他就收入空間,只是掩人耳目之用。
主街應該是戰鬥最激烈的所在,己軍如果攻擊順遂,便能衝到北門,等於切斷了城內敵人的北逃義州之路。
至於從東西兩門逃竄,東江軍兵力有限,也沒有全殲敵人的佈置,就只能聽之任之了。
在城上,郭大靖就有了判斷,所以,他邊跑邊匆忙穿上東江軍的服裝,直奔主街戰場而去。
街道上散落著刀槍,血汙蔓延在雪地中,在昏暗中的夜色下,都是黑色。屍體悽慘地倒在地上,還有傷兵在慘叫。
前方就是戰團,弓箭在來往飛射,偶爾用火槍的發射轟鳴,喊殺聲、吶喊聲混成一片。
郭大靖飛跑扒牆,從一處殘破的圍牆翻了上去。然後,他跳上了房頂,踩著瓦片,沿著高低不平的屋脊、簷牆向前靠近。
屋上、牆頂有雪,郭大靖也得小心翼翼,曲曲折折地前進了幾十米後,他終於看到了五十多米外的戰場。
足有兩三百建虜、剃頭人,與五百多東江軍在主街上交戰廝殺,箭矢橫飛,槍刀交擊,每時每刻都有人倒下,或受傷,或死亡。
郭大靖伏於屋脊之後,迅速取取弩弓和箭矢,拉弦上箭,向著遠處的敵人瞄準。
“殺,殺!”一個建虜頭領全身甲冑,左手持盾,右手掄著染血的彎刀,如狗熊似的吼叫著,“後退者,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