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說道:“襲城,夜間。”

劉奇士明白了,剃頭人出城砍柴都是在白天,想在城頭的瞭望下不被發現地幹掉他們並不容易。

況且,大部隊想隱蔽在近城的地方也很困難。離得遠了,就給守軍留下了應對的時間,達不到襲城的效果。

儘管夜間偷襲也有難度,但相比之下,還是更有成功的把握。

“行,到時候咱倆一起。”劉奇士拍了拍郭大靖的手臂,笑道:“要說爬城,某還是有兩下子的。”

郭大靖笑著點頭,心裡卻想:你那兩下子,只要不是猴子,怎麼抵得過我剛做的爬城利器?

“大靖兄弟說話越來越利索了。”劉奇士反倒誇讚起郭大靖來,邊走邊說道:“言簡意賅,不囉嗦。但笨人,就不一定能聽懂了。”

這是誇你自己聰明呢?郭大靖呵呵一笑,說道:“多練就,好。”

所謂的多練,就是郭大靖經常自己無聲說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幹嘎巴嘴不出聲的那種。

想象著對面有某人,或是張攀,或是趙青山,或是李秀姐。郭大靖先在腦中組織好語言,再爭取一氣說出來。

效果是相當好的,畢竟,結巴是那個遼人郭大靖的毛病,而不是現在的郭大靖的問題。

但積習難改,郭大靖還是惜字如金,還是習慣用最短的話來進行陳述。

人狠話不多,這是郭大靖立的人設,輕易不會改變。

少說話顯得木訥,配合他那張極具欺騙性的臉,就更顯得淳樸實在,會讓人減少戒心。

同時,郭大靖還相信“萬言萬當,不如一默”這句話。所謂言多必失,口嗨固然很爽,但早晚會為話多而付出代價。

和劉奇士回到營地,郭大靖見到了提前趕來的哨探,並參與了商議。

在劉奇士的支援下,眾人也覺得有道理,才初步把襲城的計劃定下來,只等大軍抵達,由張攀最後決定,或是另作計劃。

……………………

其實,對於張攀敢率領一千多人的隊伍來攻襲龍川,郭大靖在心裡是很佩服的。

要知道,憑東江軍的裝備,就算是偷襲,三百建虜和二百剃頭人也不是肯定能夠戰勝的對手。

所以,作出這樣的決定,不僅是決心,還有勇氣,敢於和建虜作戰的意志。

裝備差、糧餉低,這倒不是關鍵。關鍵是有敢戰之心,若無此心,便是土雞瓦狗,只能龜縮的守城之犬耳。

張攀派來的哨探自然是鹿島的那幾位,補足了人手,周慶和眾人簡單商議了一下,趁著夜色再次於大路上設定了伏擊陣地,截殺來往的建虜信使。

只是一個白天多的時間,儘量不出現意外才好。以免龍川之敵有什麼異動,導致計劃完全偏差。

冷風捲著雪花颳了起來,郭大靖等人輪流監視,緊張地埋伏等待。第二天天黑時,未發現龍川城的異常,眾人才多少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