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從更大的局面來說,整個明軍在情報偵察和蒐集上,都已經不敵建虜。

從薩爾滸之戰後,建虜便利用安插內應、招降明軍將領中的不堅定者、利誘蒙古人的方法攻城略地,席捲遼東。

之後,明軍雖加強了夜不收的偵察力度,但攻守之勢易也,夜不收已經是在“敵國”境內巡探,戰損率大為增加,以致逐漸處於下風。

周慶向郭大靖講述“夜不收”,倒不是出於惡意,也不是非讓他做不可,只是有感而發,隨便這麼一說。

郭大靖眨巴著眼睛,倒對此頗為心動。原因很簡單,很適合發揮他的技能和長處。

“仔細,說——說。”郭大靖挑了挑眉毛,露出很感興趣的模樣。

周慶抓了抓下巴上的蓬爛鬍子,說道:“你想聽,某便多說一些。可你要三思,不要一時衝動……”

高風險意味著高收入,夜不收的待遇要是不高,誰肯去幹呢?

軍官將領也知道重賞之下方有勇夫,給夜不收的待遇自然是很優厚。如果被殺或受傷,撫卹也不含糊。

所謂:“沿邊夜不收及守墩軍士,無分寒暑,晝夜瞭望,比之守備,勤勞特甚。其險苦艱難,比之別軍懸殊,若非加厚優給,何以責其用命?”

即便如此,夜不收也不可避免地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每次輪到執行任務,必先與家人訣別;如果平安回來,還要焚香慶祝。

“儘管待遇高、撫卹厚,可士兵們猶避之不及,不願也不敢去做夜不收。”周慶講述完,苦笑著搖了搖頭,看著郭大靖的表情。

郭大靖眨巴眨巴眼睛,微笑著說道:“富——富貴——險——中求。”

周慶一拍大腿,深感知己,說道:“說得好,某也是這麼想的,才主動請纓,潛入腹地刺探軍情。”

郭大靖又給了周慶一個點贊,不管他是主動的,還是被命令強制派出來。

“憑你的身手,當個夜不收的頭兒,也不是問題。”周慶對郭大靖的態度愈發親近,說道:“自從王大膽等人或傷殘或陣亡後,鹿島很久沒有夜不收了。如果你願意,張將軍肯定喜出望外。”

鹿島守備張攀,郭大靖並不熟悉。東江軍大將張盤,倒是挺有名,可已經在旅順戰死。

不過,聽周慶的介紹,這位張攀倒也是敢戰之輩,屢屢帶兵上岸騷擾建虜,還派出諜子刺探煽惑。

可即便如此,郭大靖也聽出了另一層的含意。

東江軍顯然實力有限,並不能與建虜正面抗衡,都是一些騷擾、刺探、煽惑之類的行動。

這倒也不意外,甚至是很正常。歷史上東江軍對建虜起到的,也是牽制作用,鮮有大規模野戰的記錄。

牽制也好,如果能使建虜不敢放手西進,甚至是抄掠大明腹地,東江軍也是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