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十六字真言(第2/2頁)
章節報錯
原來是強搶民男哦!
之前李慶安從范雎嘴裡聽到他這兩位皇兄起兵造反一事時,震驚之餘也是納悶的很。
為了給貧窮朝廷開源,發配這兩位皇兄時,他可是狠狠的薅了一遍羊毛。
不僅將他們的產業統統充公,就連他們府裡的奇珍異寶、古玩字畫都被他拿了賣錢充入內帑。
可憐的漢王、楚王在發配時,除了隨行的一些家奴和少的可憐的盤纏,就什麼都沒有了。
相比前幾代王爺在發配時大車小車從城門排隊到親王府,這兩位真是慘絕人寰。
“老將軍的意思是,他們這是使了一出絕戶計?破釜沉舟了?”
早知道這兩貨被薅禿了還這麼能作,他就連家奴都不留了!還有漢王的那條大黃狗也是,好歹做頓火鍋還滿足一下口腹之慾呢!
李慶安一邊恨恨的想著一邊問道。
“不錯,按老夫的經驗來看,漢王、楚王的軍隊中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是隻知種地的莊稼漢。”
“龐將軍說的是,一個月的時間抓壯丁都很吃緊了,更沒有時間練兵。
想來漢王、楚王這兩個逆賊是想抓住皇上剛剛登基,根基不穩的這段時間發動反叛,從而打陛下一個措手不及,卻忘了他們自己準備的時間更少。”
老丞相范雎也點了點頭,贊同了龐維興的說法。
龐維興呵呵一笑繼續說道。
“老臣以為,對付這種程度的對手,若是將天策府的五千騎兵全數出動,則足以穩操勝券。
而且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擊潰他們,以減輕朝廷的負擔。
只是,老朽年事已高,已經不再合適帶著騎兵進行高強度的機動作戰…老臣建議陛下另選一位年輕力壯的將軍帶兵更加穩妥。”
“老將軍年事已高,可以讓龐應龍將軍來帶隊嘛!”
范雎果斷接過話頭,與龐維興一唱一和。
李慶安自然沒有察覺到這兩隻老狐狸的之間的貓膩。
而是在自顧自的思考騎兵對步卒的優勢。
他對軍事研究僅限於上輩子看的電影電視劇以及遊戲。
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這些東西也足以幫助他理解到,古代騎兵集團化衝鋒對於步卒而言意味著什麼。
尤其是當步卒無法阻擋騎兵的集團化衝鋒時,一旦被來回殺上一兩個對穿,再精銳的部隊也會立刻潰敗。
而除了集團化衝鋒的巨大威力外,騎兵的另一個優勢就是高機動性,打不過的敵人可以來去自如,打的過的敵人也可以將戰果最大化。
但這些都是建立在地形是平原或者草原的前提下,若是丘陵地帶,騎兵的優勢就不明顯了。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李慶安默唸著前世偉人的十六字真言。
他的話自然是被龐維興以及范雎聽見了,後者是文官還沒有太深的感觸,只是隱約覺得這句話似乎有些道理。
但前者卻是徹底震驚了,他自以為之前已經看穿了小皇帝的偽裝,卻沒想到自己還是低估了小皇帝的才智。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龐維興在心裡默默的唸了一遍這從未聽聞過的十六字決,只覺得這句話將騎兵運動戰的戰法總結的滴水不漏,非兵法大家不能概述。
他戎馬一生,結合實際當然知道運動戰,在戰場上也經常使用這類戰法,但即便如此,他也從未總結出這樣簡潔明瞭的口訣。
可小皇帝並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啊?別說帶兵打仗了,龐維興甚至從未聽聞過小皇帝曾有研習過兵法。
無師自通?兵法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