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你讓我很矛盾啊!

手感真……呸!

‘是,自己要回答問題,哦,不,是給李總出問題,讓他解答一下疑惑。’

話說,這場演說,主題是啥來著?

錢浪回憶了兩秒。

果斷放棄!

“咳咳,李教授,我有些好奇,周邊人選擇創業的不少,對於新的熱點‘共享經濟’您怎麼看?”

“共享?”

李總也一愣。

“經濟!”

最早的OFO團隊是15年6月創業的。

這會兒才年初,哪來共享經濟?

錢浪也是有點昏頭了!

“這位同學的這個詞是國外經濟學者馬科斯·菲爾遜闡述的公共資源共享……”

李博士也是有點貨的。

腦中立刻想起了自己看過的隻言片語的資訊。

這個理論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提出來了,只不過一直沒有透過實踐發揚光大罷了!

這會兒,最熱門的創業理念還是‘網際網路+’!

誰又能想到下半年的時候,國內風起雲湧的創業市場,會來一個瘋狂大轉彎呢?

錢浪也知道口誤了。

可不能露怯。

“2010年後,滴滴和快滴大戰,燒下了數以億計的資金搶奪市場,透過坐車補貼來改變乘客的打車習慣,然而殘酷的事實告訴大家,補貼一旦結束,人們的生活又回到的原來的樣子。最後滴滴整合快滴,打車軟體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錢浪侃侃而談道:“而在滴滴與快滴混戰之時,Uber和Airbnb開創了整合私家車資源為大眾出行所用的新的共享經濟模式,在歐美市場攻城略地,迅速做大。滴滴也正在迅速學習Uber這種新的模式,隨即開始於Uber中國在國內搶奪市場……”

錢浪說了一個最熱門的打車行業的現狀,而羅賓李是行業經歷著對此自然更是瞭解。

“事實證明,砸錢不是促使新經濟模式成長的充分條件,新經濟模式擁有合理盈利模式才是迅速發展的先決條件。”

錢浪用很堅決的語氣下斷論道。

“那麼我們在接下來的創業過程中,到底用什麼樣的心態對待燒錢呢?”

“到底是有一個好的盈利模式更重要?還是拼最後誰燒的錢多更重要呢?”

這也涉及到了行業的抉擇!

從創業公司漸漸轉型為資本的羅賓李,很清楚這個學生問的到底是什麼?

說實話,他回答不了。

作為一個技術派,他也不排斥資本。

可經歷過千團大戰,並且輸掉的羅賓李,自然也思考了背後的問題……

難道最後國內創業就比誰燒的錢多?誰燒的錢快才是最後的勝利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