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天將明(第3/3頁)
章節報錯
然後自己起身先走了。
幾人在後面恭送,然後就紛紛離開了。
楊慎看著自己的老師,佝僂的身體,眼中有精光閃過。
老師老了,不適合作孫黨得領頭人了。
然後出去,慢慢的坐車回家。他早就暗中聯絡太子了。
太子年幼,登基之後,自己是不是也能效仿曹某人,挾天子,令諸侯。
楊慎沒去過賭場,他不知道,壓雙頭的,永遠輸的精光。
長安的天黑的很,魑魅魍魎殺不盡。
鄭明祖早已經趕上了馬車,馬車上人只少了一個,那個叫孫晨的供奉。
被玄奘小兒收了做徒弟,賜號悟淨?
鄭明祖一直覺得這些佛修腦子都不太好,竟然為了一個小說,任意收徒。
鄭明祖坐在車裡,調整氣息,車裡的人都沒睡,一來是馬車顛簸搖搖晃晃,二是因為鄭明祖這個家主不在,心裡都不踏實。
見到鄭明祖回來了,幼子跟妻子才紛紛靠著馬車歇息。
鄭明祖長子鄭希留坐在鄭明祖對面,等著自己的父親說話。
鄭明祖睜眼,笑著對自己的兒子說:“怎麼,不知道為何突然離京?”
鄭希留搖頭,他知道自己的父親一直想復國,但是他不認為現在是最好的時候。
“不是,我只是覺得太倉促了至少要等平王和太子爭起來再走。”
那確實是最好的時機,鄭明祖看著自己的這個兒子。
不像自己年少時只會談經論道,他比自己更適合在朝堂之上,這樣的人才能在亂世之中好好生存。
但是貪心太多。
鄭明祖豈會不知道那時候最好?但是為了一點利益卻有喪失自己生命的危險,鄭明祖不賭。
他沒有說話,只是笑著,自己四境了,還能活很久,還能保護兒子很久。
馬車繼續前行,鄭明祖規劃著自己的美麗藍圖。
鄭希留沒有再問,父親肯定是想讓他自己悟出來。從小到大一直是這樣,鄭繫留習慣了。
鄭希留豈能不知道冒險,只是復國本身就是一場冒險,人生什麼不是冒險?既然走上了這條路,就不能優柔寡斷。不然死無葬身之地。不過還好,父親有我。
一對父子兩人,互相守望。
長安的天亮了,王安寧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看著外面的天空,緩緩地起身。
玄奘跟悟淨睡在隔壁,自己這個院子本身就有兩個屋子,所以兩個人就留了下來。
玄奘睡得淺,聽見動靜就起來了,還是那副摸樣,卻比原來年輕了很多。
站在院子裡打著呵欠問:“怎麼起來了?”
王安寧在陽光下閃閃,笑著說:“辦案,還人間一個公道。”
遠處得朱雀門已經完好如初了,幾個時辰就恢復了原貌。似乎昨晚什麼也沒發生過。
只有城牆上的老和尚的經文,唸的很快,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