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9章 民心不歸秦:秦二世而亡的主因(第3/4頁)
章節報錯
招降!
這是他目前想要做的事情。
這樣的人才必須要好好的培養起來,日後孫仲方一定能夠成為征伐世界的“良將”。
“你休想!”
“我孫仲方生是魏人,死亦是魏人之鬼,我不可能臣服於你們暴秦的。”
“暴秦無道!”
“天下人人得而誅殺之。”
“殺!”
孫仲方很是強硬的說道,一點兒妥協的意味也沒有。
一番話說出來,特別的倔強,悍不畏死,如果想要改變他的想法,這真的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難於上青天。
孫仲方是魏人?!
自大秦滅魏到如今,亦有二十三個年頭了,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在這些魏人的心裡面,他們還沒有將自己當成大秦的子民。
民心不歸秦!
或許,這才是秦末“二世而亡”的另一個原因。
如今的大秦帝國一統天下,富有四海,但是在這廣袤的九洲之地,當真歸服於大秦的,或許就只有一小部分。
畢竟,這滅國毀邦之仇,可不是那麼容易忘記的。
這是國仇家恨。
六國的遺民是很難真心的屈服於強秦,至於在三代之內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現在的大秦帝國並沒有施恩惠於六國的遺民。
這些年來始皇帝的種種的“雄心偉略”,都不過是以犧牲六國的百姓得到的。
也難怪他們會造反。
這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病根。
始皇帝在防範著六國的遺民,一直在打壓和鎮壓他們,壓榨他們的勞力。
修建萬里長城,阿房宮,驪山皇陵,“馳道”和“直道”,浪費不少民力。
這些民力都來自六國的遺民。
唉!
一提及此事,蘇辰亦是有些無語了。
這都是禍根。
一碗水端不平沒有關係,但是這偏心亦要有度,太過的話,如何治理天下。
畢竟,大秦帝國十之六七都是六國的遺民。
如果他們真的被逼得反了,那情形就不同於戰國的七國爭霸。
在當初的七國爭霸中,六國在面對秦國的攻伐時,表現的並不齊心,所以最後才被秦國一一擊破。若是如今的天下真的有人興起反秦之戰,他們一定會吸取以前的教訓,不會繼續犯同樣的錯誤,更何況,現在的大秦帝國亦是內憂外患,一點兒都不平靜。
如歷史上所分析的那樣,今天的大秦帝國主力都在北方和南方,帝國的腹地卻是很空虛的,一旦遭遇戰事,戰況會很糟糕的。
“孫仲方,本宮說過放你一條生路,就不會反悔。”
“你現在若是離開,本宮絕對不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