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任何有利於帝國和百姓的舉措,本宮一定會鼎力支援,要錢給錢,要權給權,要人給人。”

“如果有必要,本宮甚至可以親自上場,為其站臺助威,聽其驅使,促成此事。”

“一切都是為了天下的萬民,願我泱泱大秦,既壽永昌。”

《扶蘇語錄》第三篇中如是記載,這些話全方位的體現了扶蘇殿下擁有著“愛國、愛民、愛百姓”的崇高精神信仰。

.......

為其站臺助威!

聽其驅使!

這些都是嘛的意思?聽著就讓人犯迷糊。

在場的一眾文武官員們完全處在大腦懵圈的狀態之中......

他們傻傻的,啥也不知道。

這些話說的實在是太過於大膽和前衛,他們完全無法理解和釋懷,心說,這是鬧那樣兒?

可惜,他們又不能夠說不會,這不是找抽嗎?所以,他們只能夠違心的回答:“諾”。

“唉!”

“朽木不可雕也!”

“我實在是太難了。”

蘇辰頗為無奈的搖著頭。

他一眼就瞧得出眼前的這些文武官員完全就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不!

換一個準確的說法,就是這字面上的意思他們都懂,但是他們卻永遠都不知道具體要怎麼做,能不能做,還有就是可以這樣做嗎?

不!

他們根本就不敢。

他們可不敢勞煩扶蘇這一位當朝的太子殿下為他們站臺助威?更不要說什麼供其驅使之類的話?這完全就是在找抽。

唉!

這事情說起來,其實也挺難為他們的。

蘇辰知道這是在古代,君權至上,君和臣是很難成為朋友的,他們的關係是不平等的。在某些程度上,這些臣子們畏君王如虎。

有一句古話說的特別好,直接就表明君王和臣子的關係。

這就是:“伴君如伴虎”。

為臣者,都有這樣的覺悟。

與君王交往必須有“度”。

一國之君王,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有著一言可定人生死的權力,作為臣下,只能夠卑屈的活在君王的羽翼之下。

為了活著,這些臣子們只能夠要小心翼翼的侍奉君王,連說話和喘氣都很講究,很小心,生怕惹怒君王,輕則杖責,重則下獄抄家。

也正因為這樣,方才有了揣摩上意的說法。

畢竟,順著老虎的虎鬚摸,溜鬚拍馬,一定能夠讓君王高興。

一旦君王高興了,那麼他們就能夠快速的升官發財,從此以後,就能夠活得好好的,不用擔心這個,也不用擔心那個。

為此,蘇辰深深的明白,你說他們那裡來的膽子,真的膽敢將他方才的話當成真?

在他們看來,恨不得離得他遠遠的。

你說誰還敢找他這位太子殿下來站臺助威,求他幫忙的,這不是找死,又是什麼?

孤家寡人,就是這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