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4章 打秋風:抄沒家資,朕要五五分(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一位便宜老爸的手伸的實在是太長了,還有這心也太黑了。
為人怎麼可以這樣,一點兒底線也沒有。
打秋風你都打到你兒子身上來。
我不服。
可惜.....
始皇帝這一次不會聽他的這些辯解之詞,他這一次有自己的難處,如今帝國的國庫空虛無比。
這一次的北境之戰的軍費都已經告急……
為此,始皇帝方才不得不這樣做,今年東部各郡一直災禍連連,收成很少,他也是沒有什麼好辦法。
主要是太缺錢了。
方才聽到章邯的彙報,這李有為的家財居然有著兩千萬兩白銀,這些帝國的蛀蟲,也不知道他們吃了多少帝國的好處。
現在必須要讓他們全部都吐出來。
始皇帝已經在心裡打算開啟和推動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貪行動,一方面能夠獲取足夠的財力,一方面則能夠打擊這些官員貪腐行徑,肅清帝國的這些腐敗份子。
一邊的蘇辰也沒有反對這種反貪行動,但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這是一件長遠的國策,需要歷代的君王以及百官一起推行方才能夠有效果。
打仗都是用錢堆積起來的。
至少要有糧草。
可是,今年帝國中部地區乾旱少雨,收成只有往年的三成,而那些東部以及南部地區的魚米平原之地,則是遇到水災,導致收成銳減,勉強能夠達到往年的四成。
這樣的收成,讓始皇帝有一種緊迫感。
一旦糧草難以供給,北境的戰事又當如何是好?!
說實在的,他也很難的,目前這樣的困局分明無能為力。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北境戰事消耗巨大,那裡有著數十萬的北方軍團,今早蒙恬已經帶兵回到上郡去了,準備秣馬厲兵,隨時出征集結在陰山一代的匈奴所部......
一旦打仗就需要無數的錢糧。
大秦帝國的一年的GDP,以白銀為統計單位,約為:白銀五萬萬兩。
大秦帝國統一貨幣後規定: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
1貫錢=10000文“半兩錢”。
一場戰爭下來,至少要消耗五百萬兩白銀。
若是大規模的戰事,拖延的時間一旦過長,至少也在三千萬兩白銀左右。
大秦帝國這些年來國庫捉襟見肘的原因就是戰爭以及不少重要的工程,修建直道和萬里長城以及許多富麗堂皇的宮殿。
這還因為有勞役,所以省去不少的錢物。
也正因為如此,從而導致了大秦帝國民怨四起,之後爆發了大澤鄉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隨即起義的烽火在帝國南部和東部地區燃燒起來。
不出十載就滅亡了大秦帝國。
大秦帝國的物價:1鬥米約為30—50文半兩錢。
大秦帝國在歷經八九載的“大一統”的休養生息後,目前全國的人口約為4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