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到了決賽,比賽如今到了這個階段,那大家就沒有什麼廢話好說的了,不管外界怎麼講,但我們自己隊內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冠軍!”

“就像我之前說的那樣贏球不是我們的壓力,而是我們的責任!”

在補時階段,隊長鄭志以及助教李鉄也是激勵著國足球員們繼續堅持比賽!

……

“吳磊,你的體能已經見底了,打進一球后你在常規賽的任務已經完成的相當出色了,在加時賽階段楊序將會代替你的位置。”

吳磊明白自己的體能狀況,能夠撐滿比賽常規時間的九十分鐘的結束已經是他體能的極限了,所以他也沒有繼續強撐,接受了佩蘭換下自己的做法。

“……李至,你還撐得住嗎,要是你不行的話就及時說出來,我們可以讓張呈東將你換下。”

李至一邊喘著氣抓緊機會恢復體能,一邊搖了搖手指。

李至覺得他還可以繼續撐下去,畢竟這次比賽李至雖然身為邊翼衛,但是更多時間是在後面防守踢防守型邊後衛的位置,所以他現在覺得自己還能繼續堅持下去。

“嗶嗶!”

主裁判吹響了哨聲提醒雙方球員們上場,李至喝了最後一口運動飲料,但他並沒有喝下去,而是漱漱口,直接吐了出來。

李至看著對面此時已經重振旗鼓的澳大利亞,心裡也是意識到,接下來最考驗雙方意志力的最後三十分鐘的決戰來臨了……

……

加時賽上下半場各有15分鐘。

中國隊和澳大利亞也許都因為雙方球員體能不理想的原因,他們比賽的節奏也不比之前常規時間那麼快,但是球迷們依舊不敢漏過場上的任何一個細節。

雖然比賽節奏降低了,但是比賽的對抗性卻是一點沒下降,接下來的比賽甚至一度讓觀眾以為不是在看亞洲盃的決賽,而是在看一場橄欖球比賽。

雙方的身體對抗幾乎就沒停過!

澳大利亞在苦攻中國隊的541鐵桶陣無果後也是決定放棄繼續陣地戰,他們也升起了與中國隊同樣的心思。

拖,就硬拖!

拖到點球大戰咱們再一絕勝負!!!

接下來的比賽時間可以說是場上的雙方球員是沒什麼波瀾起伏,雙方都在為最後的點球大戰做準備!

……

兩隻球隊都很不容易的熬過了加時賽階段,中國隊最終還是是跟澳大利亞一起進入到了殘酷的點球大戰階段。

在亞洲盃的歷史上,曾有兩場決賽透過點球大戰分出冠軍:

1988年卡達亞洲盃,常規時間比分為:0:0,最終決賽沙烏地阿拉伯4:3點球戰勝韓國。

1996年阿聯酋亞洲盃,這次的主角還是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在常規時間和東道主阿聯酋0:0戰平,加時賽一樣分不出勝負,最後的點球大戰中,沙烏地阿拉伯4:2戰勝阿聯酋,再次奪得亞洲盃冠軍。

而在這之後亞洲盃的決賽現場20年再也沒有出現過點球大戰,今天的球迷能夠一直看到如此緊張刺激的點球大戰也算是值回票價了。

“點球大戰,只為必須分出勝負的比賽而設!一般出現在盃賽中。點球大戰無疑也是殘酷的,他之所以殘酷是比賽踢到點球大戰,場上的大多數球員是已經進行了90+30分鐘的比賽了。像李至、鄭志、吳羲這樣的主力球員基本上都是120min踢滿的,在這麼長時間的高強度運動後,你的肌肉和身體已經很難完成你的大腦所發出的指令了。無論是對於罰球者想要踢向自己想要的方向還是門將想要去撲球,此時都異常困難。”

賀偉此時正在向觀眾介紹著點球大戰的殘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