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魔詭
章節報錯
“奴奴,後背就交給你了!”裴元卿在烈烈寒風之中吼道,左手抓著韁繩,右手執著方天畫戟,且縱馬且戰鬥,一次又一次試圖衝破敵方的薄弱點。
司馬嬙聽後,雙手並用地握著羊角匕首,咬緊牙關,眼睛圓瞪,拿出小虎娃的魄力,使出吃果奶的勁兒,割破那些將她當作嬌弱小美人的東胡勇士的喉嚨。
“放箭!”駕著大宛馬而緊跟達巴拉乾的爾雅喊道。
東胡勇士瞧了瞧爾雅,瞅瞅達巴拉幹,開始拉滿弓弦。
裴元卿聽後,立即拎著司馬嬙的後衣領,塞入自己的懷抱。小傻子身嬌肉貴的,哪裡經得起中箭的痛苦。況且,達巴拉乾和爾雅的目標是活捉他,沒膽量下狠手。因為西戎任何一個部落,乃至王庭,都無法承受大魏歇斯底里的怒火。
果然,弓箭咻咻放出的響聲七零八落,裴元卿將韁繩交給司馬嬙,雙手運用方天畫戟,快速旋轉成圈,抵擋住弓箭襲擊的同時,彎身使了一招裴家槍法“大漠孤煙”,連續刺穿幾個年輕不懂事的動胡勇士。
大魏的玉面將軍裴元卿,即使是孤軍作戰,也不輸三百精兵。
可惜,隨著時間的流逝,裴元卿揮汗如雨,司馬嬙氣喘吁吁。東胡部落的勇士沒有傾巢而出,大多已經被裴元卿撂翻在沙漠上。唯獨達巴拉乾和爾雅,一個興奮得紅了眼睛,另一個雙手環抱,冷眼旁觀。
前往玉門關的路途遙遙,這樣硬撐下去,始終不是辦法。
裴元卿稍微放緩戰鬥力度,分神去思考如何應對。
“卿卿…奴奴…累累。”司馬嬙扯著裴元卿的衣角,小眼睛一睜一閉,小嘴巴一張一合,嗓音嬌嬌軟軟,唯有那雙白嫩嫩的小手仍然努力地攥緊羊角匕首。
語罷,裴元卿大喝一聲,決定拼盡剩餘力氣,殺出重圍。
他明白了,徹底明白了,生擒他裴元卿根本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寧死不屈的他,面對東胡部落的追捕,唯有逃入魔鬼城。這個過於冒險的法子,若是沒有奴奴,他早就著手。
一炷香後,裴元卿攬著司馬嬙,快馬加鞭,奔向魔鬼城。
魔鬼城口,狂風呼啦啦地吹,帶起一陣漫天飛舞的黃沙,顯露皚皚白骨。多少英雄,寧可自刎也不願意向前踏入半步,至少留得全屍而遙遙相望玉門關。
“奴奴,你願不願意進入魔鬼城?依照阿坤的本事,他也可以帶你平安回家。但是,只要你願意,以後我們就做真正的夫妻。”裴元卿略顯忸怩地親舔司馬嬙的耳朵,語調低低沉沉,情緒複復雜雜,卻惹得司馬嬙邊玩躲貓貓邊發出咯咯笑。
“小傻子,點頭的話,我就當你聽懂了。”裴元卿繼續道。
司馬嬙聽後,轉過小身板,摟著裴元卿的脖頸,吧唧一口裴元卿的側臉,就是不像以前那樣點頭如搗蒜。
裴元卿猜出司馬嬙的小心機,不禁爽朗一笑。
於是,如達巴拉乾和爾雅親眼所見,裴元卿翻身下馬,牽著司馬嬙,猶如新婚夫婦度蜜月一般,施施然踏上征程。
其實,裴元卿想要證明,裴家軍沒有他,照樣將西戎抵擋在玉門關外。而且,到底是年輕人的心性,懷著赤子熱忱,憑藉驕傲勁頭,對於魔鬼城生出強烈的征服慾望。
魔鬼城,流傳一段神奇傳說。
傳說,魔鬼城以前叫作百里城。
方圓百里,泉水叮咚,青青芳草餵飽牛羊。方圓百里,男人英俊健壯,女人美麗善良。方圓百里,形形色色的外商,皆嚮往這裡衣食無憂的生活。
可是,隨著財富的積累,人心變得越來越難以滿足。他們沉湎於吃喝玩樂之中,他們逐漸學會明爭暗鬥,到處都充斥著血淋淋的算計,每個人的面孔都變得格外猙獰恐怖。
天神慈悲,化作一位衣衫襤褸的乞丐,混入城中,企圖喚起人們的良知。天神告訴樂意施捨殘羹冷炙的小孩子,是邪惡害得他從富翁變成乞丐。起初,眾人聽見乞丐的胡言亂語,冷笑一聲。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乞丐想當富翁,那是在做春秋大夢。後來,天神不厭其煩地勸說了一遍又一遍,以為堅持就是勝利,認為持續就是感動,卻遭到眾人的辱罵。在魔鬼城人看來,乞丐分明是出於妒忌才不斷詛咒他們。
因此,他們派出最開始的小孩子,遞給乞丐一碗下了砒霜的熱粥。天神明知有毒,卻捧著破碗,感恩戴德地喝完。或許,他們只有犯過錯了,方追悔莫及。
未曾意料到,天神死後,屍體被釘在木架上。任何人走過,高興的時候,吐一口唾沫;憤怒的時候,拳打腳踢;悲傷的時候,咬下一塊皮肉;快樂的時候,扯了髮髻……
天神忍無可忍,扔下一隻寶盒,蹦出疾病、瘟疫、死亡、乾旱、雷暴、沙塵等等。魔鬼城瞬間變成廢墟,所有人被壓在其中,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亡魂漂浮在空中哀鳴,即便懺悔也得不到諒解。
司馬嬙聽完這段傳說,眼珠子滴溜溜地轉動。
“小傻子,在想什麼?”裴元卿颳了刮司馬嬙的小鼻樑,笑道。
“寶盒…東胡部落有…魔鬼城有。”司馬嬙託著小下巴,一副認認真真思考的小模樣,卻教裴元卿哭笑不得。
小傻子的腦回路,總是這般清奇。
日頭漸漸毒辣,裴元卿拉著活蹦亂跳的司馬嬙,順風而行,尋找陰涼地方。怎知,一座座沙丘,一隻只岩石,被狂風侵蝕,組成奇特景觀,令裴元卿萬分震撼,使司馬嬙停止蹦跳。
亭臺樓閣,與恆山王府的稼軒居相似。羅剎寶殿,則是模仿了大明宮的宏偉氣勢。石猴觀海、黃牛耕耘、雄師橫臥、小猴擺尾、大鵬展翅……入眼皆是琳琅滿目的地貌,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看不到的,這也就是魔鬼城的魔鬼特性之一。
裴元卿猛然記起,初見顧紹璋時,那本不離手的《七七遊記》。
大楚王朝有位楚熙帝趙回,隱退之後,攜皇貴妃錢七七,踏遍千山萬水,遊歷廣闊地區,編寫了《七七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