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曾問青黃,也曾鏗鏘唱興亡!

……

當楚魚雁再次以戲腔唱出這一句‘也曾鏗鏘唱興亡’時,節目中,全場的觀眾都瞬間沸騰。

而觀看節目的觀眾也同樣再次感受到了那種從天靈蓋直透腳底的震撼!

似乎這一句,一下子將整首歌都昇華了。

將整首歌所表達的憂國之情再次推上了一個更高峰!

彈幕再一次炸了!

“臥槽!好一句‘也曾鏗鏘唱興亡’!‘鏗鏘’兩字直接把我整個人都給送走了,牛逼(破音)!”

“就為了這一個‘鏗鏘’,我已經在跪著看節目!”

“‘鏗鏘’一出,我還要這天靈蓋有何用?”

“這一句簡直就是核能啊,誰遭得住啊,尼瑪,這‘鏗鏘’果然是鏗鏘,簡直太鏗鏘了!”

……

楚魚雁的演唱結束了。

當所有觀眾都似乎還沉浸在剛才的歌曲當中,意猶未盡。

‘江河’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中的畫面,目光卻顯得有些遊離。

好半晌,他才長呼了口氣,搖搖頭,嘆道:“位卑未敢忘憂國!也曾鏗鏘唱興亡!”

“呼……這兩句簡直把整首歌的格局拔高到了一個極高的地步!”

“面對烽火亂世,山河破碎,哪怕是地位卑微的伶人亦有著憂國之心,鏗鏘的唱著興亡,這種情懷和格局,賦予了這首歌更高的意義和生命力。”

“而楚魚雁的演唱也將這種情懷錶達得近乎淋漓盡致。”

“整首歌高音空靈悠遠,低音細膩婉轉,戲腔的加入更是讓人感受到了傳統戲曲唱腔的魅力與震撼!”

平復了一下心中激盪的情緒後,‘江河’再也按捺不住,連節目也無暇繼續看,迫不及待就拿出了手機。

寫下了一篇長微薄,點評這首歌以及楚魚雁的演唱。

言辭中,充滿了對李羨魚所創作的這首歌的讚歎和佩服。

不僅僅是佩服於李羨魚能夠別出心裁,再次開創性的將戲曲唱腔融入現代流行音樂之中,這也是之前的歌曲作品從未有過的,算是再一次開先河了。

同時,更佩服於李羨魚所寫的歌詞,尤其是重點評論了那句‘位卑未敢忘憂國’以及‘也曾鏗鏘唱興亡’。

這兩句無疑讓整首歌的格局完全昇華……

而在‘江河’編輯微薄的同時,節目中的楚魚雁已在現場數百名觀眾山呼海嘯般的呼聲,以及雷鳴般的掌聲中退下了舞臺。

陳海明一邊走向舞臺,一邊說道:“好一句位卑未敢忘憂國!好一句也曾鏗鏘唱興亡!這一首‘赤伶’簡直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原來這些在現下已經少有年輕人關注的傳統戲曲,也能夠與現代流行音樂進行如此完美結合,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羨魚的這一首創作,無疑又為我們廣大的音樂人,詞曲人,開啟了一扇新天地的大門。”

“就如羨魚之前所開創的‘古風’類別歌曲一樣,或許未來會湧現出更多將傳統戲曲與現代流行樂結合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