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楊也不負他這話題終結者的稱號,話題再次轉回到如何消滅天權上。

瑟蘭迪斯:“要不先用一半的靈能科技加以試探,並且在試探的途中運用我研製的遮蔽裝置,這樣就算我們的失敗了,也能減少一些損失。”

阿塔尼斯略一思索後,說道:“我覺得這個方法可行。”

凱拉克斯也符合道:“目前看來也只有這個,算好那麼一點的方法。”

林楊嘴角不由一抽,這算是把本金丟了吃利息嗎?用一半的靈能科技去換遮蔽裝置是否有用。

雖然很想傻子才幹的行為,但林楊最後還是贊成了,實在是找不到比這個更好的方法了,算是矮子裡挑高個吧,

林楊語氣嚴肅:“既然已經商量好應對方法,那就請各位先放下手中的工作,全力搜捕天權。”

“是,教皇!”

這一天,安靜了數萬年的艾爾星系終於熱鬧了起來。

星靈的超級天體計算機卡拉全速運轉著,處理著每一條偵測器傳回來的資訊。

這些分佈在宇宙各處的偵測器每隔一秒便掃描一遍所處的空域,然後立即上傳到卡拉,而這樣的偵測器一共有十萬萬億架!

而卡拉則根據偵測器傳回來的資料,計算出航母的最佳地點,讓每一架偵測器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升級後迅速回到之前的工作崗位。

為了完成這星靈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升級工程,林楊將所有的航母全部派了出去,所以,比起卡爾要處理巨量的資料,薩爾那加空間站更是達到了流量最高峰!

現在的薩爾那加空間站已經找不到剛建成時的樣子,雖然當初林楊和凱拉克斯設計它時就已經考慮到擴容問題。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就連林楊也沒想到,星靈的造艦速度這麼快,早在八千年前,薩爾那加空間站並已經快臨近飽和。

為了後續戰艦的持續補充,林楊和凱拉克斯對薩爾那加空間站進行了改建升級,讓停泊的艦船位增大了十倍。

因為增大了十倍的船位,所以改建後的空間站的體積完全不輸於一顆中等恆星的體積。

為了讓空間站的引力和艾爾星系的恆星相互干擾,所以星靈又花了一千年的時間將薩爾那加空間站推出了艾爾星系,然後又以空間站為中心,建了一個鋼鐵星系,讓停泊位的數量再次翻了一百倍。

所以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現在的薩爾那加已經不能用空間站來形容了,應該叫薩爾那加星系,一個停滿戰艦的星系。

此時的薩爾那加星系,所有的航母都從對接介面上分離了出來,然後每艘航母開始裝載一百架備用偵測器,以及兩百艘攔截機。

裝載完畢後,便由阿拉納克這個天體計算機調控折躍地點。

阿拉納克天體計算機是薩爾那加星系的伴隨計算機,主要負責所有戰艦的戰術折躍,戰局分析,簡而言之就是星靈戰艦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