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面,凱拉克斯疑惑地看著林楊,難道這還不粗暴嗎,都進行同步軌道開採了。

林楊又在模型上加了一個環。

“凱拉克斯,我的意思是把這顆礦星變成吸能星球。”

“吸能星球?”

“對,礦星在宇宙中的數量畢竟有限,萬一一下子開採完了,豈不是搞得我們後代很尷尬。

礦星中含有的暗能量濃度十分高,我們可以透過滲透原理,把宇宙中逸散著的暗能量源源不斷的吸收過來。

而這環帶就是為了加速礦星的自轉,把礦星周圍的空間扭曲加大,然後獲得巨大的引力,將宇宙中逸散的暗能量吸收過來。

然後我們再透過環帶上裝備的暗能量吸收器,以及傳送器,把暗能量源源不斷的運到我們需要的任何一個地方。

這樣,礦星將不再是電池,而是我們的發電站了。”

“那礦星所在的星系豈不是,將變得混亂無常。”

“這個不用擔心,天使已經幫我們探明瞭,這三十顆能量礦星,所在的星系並沒有任何生物。

所以只是影響一下其他行星的軌道而已。凱拉克斯,這個方法如何?”

“辦法是個好方法,但讓我算一下。”

凱拉克斯立即開啟他的基因引擎,把整個恆星系都給拉了出來,然後在礦星上加旋轉環。

而林楊閒著無聊,也抓了一個礦星,不過這顆礦星是資源星。

資源星富含各種金屬礦物,可以用來建造戰艦以及其他器械。

但到目前為止,開採這些礦物的主力軍仍然是探機,雖然開採數量和探機數量成正比,但大機器生產永遠是未來趨勢!

所以,探機也是時候準備退出歷史舞臺了。

林楊試著也在星球上放了一個環帶,用凱拉克斯的理論進行軌道開採,然後開始計算開採效率。

但基因系統給出的資料卻遠遠超出了林楊的預估,開採效率甚至連探機也不如。

看來只能進行地面開採了。

這時,凱拉克斯端著模型走了過來。

“教皇,我計算好了。要想達到最佳效果,至少要在這顆礦星上建造三條軌道環帶,把礦星的自轉速度提高一百倍。

其產生的引力將會改變這個星系中其餘十四顆行星的軌道,預計一百年後才會重新達到穩定狀態。

但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我們目前還沒辦法解決。”

“建造材料。”

“教皇,難道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