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四爺等人更是忙成了陀螺。

各種問題不斷,大大小小的事兒都遞上來找著做主。

四爺是肉眼可見的越發消瘦起來。

從京城到通州,人力那般多,晝夜三班倒,也忙活了整整四個月。

這邊還沒結束呢!宣傳就先一步到位了。

有聰明的早早就等著信兒了,也有那等觀望甚至覺得滿洲朝廷窮瘋了的。

不過這份懷疑與鄙夷也沒有撐得了太久。

竣工不過七日,有九爺商隊打樣,不說先一步進京能早佔去多少中秋商機,單單少損耗的那些東西的銀錢,就很是客觀。

一時間水泥路大火。

還有那等喜歡湊熱鬧的,大老遠親自來走上一回的,然後回鄉去便是一份炫耀談資。

一時間四爺等人是歡喜的不行,除了需要應付遠在歸化城的六格格的‘九福晉’。

···

“可是多虧了九福晉,否則我這兒難得品相這般上佳的蟹。”靜姝手上拆蟹拆的飛快,同時也不耽誤嘴上說道:“蒙古那邊說話的功夫就進京了,怎麼六格格今年不曾來?”

“小四嫂說的什麼話?不過幾只蟹罷了,哪裡值當什麼?不過是四哥素來不在意這些口舌之慾,而我與我家爺又偏好這些,才能今兒先四哥一步討好了小四嫂呢!至於六格格,”說到這兒,九福晉多少有些莫名的心虛:“她呀是懷了,不過聽說懷相不大好,便請旨辭了今年的中秋大宴。”

畢竟當初答應了人家的是她,沒履行約定的也是她。

靜姝也心虛著呢!到底當初主意是她出的,一聽說六格格懷相不好緊忙打聽道:“我怎麼不曾聽聞?還道今年六格格怎麼不回京呢!想著叫我家爺打聽打聽。”

“真是勞小四嫂掛念了,我都聽六格格說了,小四嫂待她就跟親妹妹似的,年節各禮,都是掐算好日子到的,每旬還有東西,四時衣裳齊全,叫六格格在歸化城可是賺足了體面。”

“九福晉這才是外道了呢!六格格可不光是九爺的妹妹,也是我們家爺的妹妹不是!

我們爺前兒忙成什麼樣,旁人不清楚,你也該是清楚的。

我們福晉又一心吃齋唸佛給德妃娘娘、給大清祈福,李姐姐還為了打理人情往來就沒有閒著的時候,我若是再連這些事兒都顧不得,哪裡還有臉繼續留著呢!”怕是小命都要不保了。

“那也是小四嫂想著她!”九福晉一副極親近的架勢跟靜姝拉起了‘家常’:“這送禮的說法咱們還不清楚麼?那等看似光鮮亮麗實際上半點用處都沒有的禮單子還少了?可是小四嫂送過去的,就沒有一樣是被空下來的,可見小四嫂為了六格格廢了多少心思呢!”

“可別這麼說!”靜姝一被誇就渾身彆扭,雖說那禮單子她確實很是費了一番心思,但到底出於‘愧疚’以及四爺的面子,實在受不起這些話。

“說起來,小四嫂今兒可煲了湯?”正說著話,九福晉就見靜姝身邊伺候的打簾子進了屋,手上捧著紅木雕花的托盤上面是穩當當地坐著兩碗湯。

一聞間鼻尖熟悉的味道,本來的客氣話也便成了三分痴念,嘴上連連誇讚道:“就是這味兒!前些日子我也一直在忙,沒那等口福墊那個五臟廟,可是把我念的不行。”

“知道九爺忙,你也跟著忙,不過下回再想了,直接差人與我說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