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整個中國房地產市場火爆的開始,全國各地的炒房大軍們不斷湧入深圳。自五一後開始,深圳的房地產市場可以用超級火爆來形容,一些優質樓盤在銷售中直接用搶來形容。

此刻深圳福田區的新樓盤整體均價已經上漲到2萬元,南山區的房價上漲幅度更大,從早期低於福田30%,到逐漸與福田區齊平,甚至有後來者超越的趨勢。

羅湖區因為開發早,二手舊樓多,近幾年又很少有新盤推出,所以漲幅相對小些,鹽田區作為深圳東的後起之秀,新盤開發量雖不少,但大多是以海邊的度假公寓為主,所以市場上最缺的是高品質的高階物業。

儘管知道白金海岸的面市會受到歡迎,但是誰也沒有預料到,開盤當天售樓處竟然被砸了,而且這還是國內第一例,後來被寫進了中國房地產的發展史中去。

白金海岸在前期認籌階段,也很平常。

最後一週即將截止認籌的時候,負責現場銷售的經理王娜發現,仍不斷有北方過來的客戶到現場認籌,她隱隱感覺有些不妙,於是上報老總蔡明照,看看是否要提前終止認籌。

蔡明照不敢下定論,只能把厲害關係上報到開發商負責營銷的老總程鴻海那,程總同意了。

但儘管下達了提前一週停止認籌的通知,到截止前,認籌人數仍舊衝到了630人,是樓盤一期總銷售數量210套的3倍。

國慶10號開盤當天,面對這麼多的選房客戶,前面100批進去選房的客戶們基本沒有空手出來,100%買了,瞬間接近50%的數量售罄。

蔡明照看到現場還有500多批客戶在等著,就跟程鴻海商量,是不是要臨時採取加價策略,穩住現場,讓一些認籌客戶嫌價格高自動放棄,否則按照這個程序,不到20分鐘開盤就結束了,後面的400多批人根本沒有機會了。

程鴻海同意了,於是從第106套開始,洋房在現有總價基礎上加價30萬,疊加別墅加價50萬,聯排別墅加價100萬,獨棟別墅加價200萬。

這樣原本600萬元一套的200多平方米的聯排單位,現在需要700萬元總價才能買到。

就是這樣臨時調整的加價策略,導致了中國房地產史上出現了第一例因加價而售樓處被砸的事件。

自這次事件開始後,中國房地產市場迎來了無數次售樓處被砸的事件,跟第一次不一樣的是,後面的被砸反而是因為開發商降價引起的。

發生次數最多的是在2008年,全國集中出現了幾十起售樓處被砸事件。

2008年樓市回撥,開發商為了年底套現,不斷開始降價賣房,於是早期買價高的客戶們,開始集中在售樓處鬧事砸樓,以此來要求所謂的公平。

房子也屬於商品的一種,既然是商品,那麼它的價格就會有上浮和下跌,所以這批鬧事的客戶們最終有很多人失敗而終,即使少數獲得利益的,也是開發商為了求和不影響品牌聲譽和後期銷售給出的讓利,實質在法律上這幫已經買了房,再回頭鬧事的人群已經觸動了法律的天平。

“無良開發商,為何臨場加價?我們要買房,強烈要求恢復原價!”

這些起鬨的客戶很多是後來的北方客戶,他們帶頭呼叫後,現場還沒選中房子的客戶們也隨聲附和。在驚天動地的呼喊聲中,一部分人還開始了動作。

蔡明照在當天現場,親眼目睹了這件事的全部經過。

剛開始他是在售樓處裡面的辦公室,稽核已經簽署的認購協議,中途王娜跑進來對他說,蔡總,售樓處客戶鬧事了,你趕快出來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