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隱沒的臺式咖啡廳(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娜,作為一個大學老師和一個朋友,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為你重新規劃下人生。”
黃雅莉在深圳除了前夫和樊茂均之外,沒有任何其它熟人,學校同事之間的相處都是淡如水,沒有任何深交。
“謝謝黃姐的指導。”
儘管跟張天娜只有不到一個月時間的相處,但她已經看出這是一個善良的樂於助人的好女孩,所以她要幫她。
張天娜學歷不高,這是黃雅莉之前最看不起的,但正是從張天娜的身上,讓她改變了對人的看法,也讓黃雅莉從一個高高在上的女博士看到了普通打工者們的不易。她知道很多時候不是他們不願意讀書,而是沒有條件。
儘管文化知識欠缺,但張天娜他們這批人在社會大學這條路上,遠比她這個博士更淵博。
一想起張天娜那晚跟她透露的身世,黃雅莉就覺得她要從一個老師的角度幫助提升下她,哪怕是不成功。但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好的,黃老師,要是明天沒有其它事,我跟同事一起過來幫你辦手續,辦完我們找個地方聊聊。”
“好,明天見。”
第二天上午,張天娜和小劉一早過來香榭麗舍管理處,拿著房產證影印件先幫她辦理完物業登記變更手續,然後又去水務、燃氣、電力中心辦理了水電更名手續。
手續全部辦完已經是中午,張天娜讓小劉先回去。她跟黃雅莉兩人找了一個臺式咖啡廳吃點簡餐,喝點咖啡聊聊。
“黃老師,我們去茗典坊咖啡,如何?附近正好有一家?”
小劉走後,張天娜諮詢黃雅莉。
作為2000年前後火爆深圳的臺式咖啡店,深圳的老人們都知道,張天娜以及地產同行們,很多時候都是帶著客戶在這裡完成談判,簽約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深圳越漲越高的租金,讓風靡十多年的,全國上百家連鎖店的茗典坊咖啡餐廳全部消失,與之一起消失的還有上島等咖啡店。
他們也曾經轉戰過內地三線市場,但至今存餘下來的已經屬於國寶,並不多了。
隨之而來的市場一分為二,二中之一是被星巴克、costa、太平洋等為主的賣快消費品的咖啡店代替,二是那些曾經熱衷於茶飲的中老年人群隨著年紀的增加,全部轉到中國茶時代。他們跟年輕人分家了,去的都是純正的中式茶館。
“OK,走吧。”
黃雅莉也很喜歡茗典坊咖啡廳這種安靜,隱私感超好的地方,飯菜雖然簡單,都是單人、雙人甚至三人套餐為主,但那時候大家都是屬於物質比較容易滿足的年齡,更不會挑剔,而不像15年後找吃飯的地方是難題,隨便哪家高檔酒樓都能被她們挑出刺來。
2016年,張天娜在深圳接待一位從美國紐約回來的老客戶陳姐。陳姐那晚也帶來了一位看似內斂,實則鋒芒畢露的跟她一起,住在美國紐約長島的lisa姐。
“天娜,這位是我的好朋友lisa姐。”
“lisa姐好。”
“我們的lisa姐雖然跟大家是第一次相見,但是她曾經的企業,可是深圳名企呢。”
席間,陳姐特地介紹她帶來的這位lisa姐。
你們可能不認識,但是她曾經的企業,你們一定知道。
“是什麼?陳姐,你別賣關子了,直說吧。”
在座的其它幾位女人看一下張狂無比的陳姐,很少低媚的追捧別人,此刻能讓她屈服並且無比仰慕的人一定是不簡單的,於是大家異口同聲的問,並且想迫切知道。
“請問在座的誰沒有去過茗典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