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地產銷售人的悲催(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近羅姐正愁著如何找藉口跟她說呢,現在張英菊主動提出,那她真是求之不得。
然而在表面上,羅姐仍舊裝著依依不捨的,想要挽留住張英菊的樣子。
羅姐這個令人羨慕的“男才女財”的婚姻,最終在2010年,以離婚收場。
結婚後,羅姐很旺他的IT男丈夫。
免去經濟煩惱的IT男,再無後顧之憂,全身專心於工作,於是他一路綠燈往上發展。
6年後IT男被公司提升為專案總監。
當上總監半年後,IT男被委以重任,派駐到英國市場,統管一片新天地。
離婚的導火線正因為此,不過半年時間,IT男老總在那裡結識了一位比羅姐年輕十多歲,此刻還在英國留學的,貌美如何的女孩。
女孩懷孕後,IT男跟羅姐正式提出了離婚請求。
離婚手續很快辦完,中間也沒有任何經濟糾纏。
IT男跟羅姐在一起,婚後基本沒有經濟付出,他後來的收入也用在英國購買住房了。
所以兩人之間的離婚財產分割很簡單,兒子和深圳的房子是羅姐買的,當然歸羅姐,再說他也沒臉敢要。
羅姐很大氣,知道無法挽回這股婚姻後,索性不如放手。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羅姐的前夫IT男帶著後妻回國,他們因為買不起深圳的住房,回來後一直租房住。
在多次來到深圳灣,看到已經讀高中的兒子跟羅姐在一起的快樂幸福生活的時候,IT男竟然還想再離婚,跟他們住一起,這個想法一說出口,就被羅姐直接拒絕。
男人還是原來的那個男人,但羅姐已經不是當年的羅姐,這些年她看透了很多,現實了很多,早就放棄了所謂的愛情。
2002年10月,戴均和李娟以77萬元的總價,趕在非典和兇殺案前,賣掉了信託花園這套房子。
2004年,兇殺案發生的第二天,在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中,兩人各自慶幸,當時的決定太明智了。
2003年因為“非典”影響,信託花園幾乎沒有漲價,拖一年等於白浪費利息。
等到2004年不賣,那更是迎來滅頂之災。
信託花園發生兇殺案這一年,整個小區的房價不僅沒有跟上週邊二手樓盤普漲的10%,反而跌了20%。
這個20%主要來源於小區業主們的恐慌,大量集體拋售。
但即使低價拋售,也沒有多少人敢接盤。
因為2004年低價房子多的是,大家何苦買在這個住著都心慌的小區呢?
戴均和李娟合作的這套房子買來正好出租了一年,每月租金為3500元,差不多可以抵掉按揭15年後的月供,賣出後獲利20萬元。
按照合作比例分成,一年多時間戴均賺了8萬元,李娟賺了12萬元。
除了這套房子,他們在2002年9月還合作投資了另外一套小戶型房產。
那套小戶型一房首付比較少,租金又高,戴均和李娟各50%比例合買,最終兩個月後的11月賣出,獲利5萬元。
賣完這兩套房子,加上2002年年底結算,在泰華地產的業務提成,戴均賬戶上第一次有了30萬元的存款。
戴均看到總金額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著要單獨買一套房,然後找個正經女朋友結婚。
但是這件事他只能悶在肚子裡,千萬不能讓李娟知道,現在也不是說的時機。
如果說穿了,李娟還會繼續跟他合夥買房嗎?
戴均覺得用腳都能想出,肯定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