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兩年時間的努力奮進,張英菊的銷售業績越發突飛猛進。

2001年底,張英菊統計了一下,這一年她竟然掙到了10萬元佣金。

銀行賬戶上越來越多的數字讓張英菊的心裡充滿了歡樂,以至於她在後期工作中更加積極,更加勤奮地對待著每個來電來訪的客戶。

在對待客戶這一塊,無論他們買不買房,張英菊都是一視同仁。

張英菊的這種端正、遠見態度,為她後來的職業生涯,積累了無數的客戶資源。

很多客戶甚至是在張英菊跟蹤了10多年後,在她從三級市場的中介銷售員轉到二級市場的售樓員後,才第一次跟她買房。

這些後來買房的客戶們說,他們想買的同區域幾個樓盤其實都差不多,他們完全可以不跟張英菊買她銷售的樓盤,但為何最後買了?

說到底,還不是被她的堅守和真誠給感動了。

十年如一日的問候,而且態度永遠是那麼親切。

再不買,客戶們都覺得太對不起這個勤奮的姑娘了。

張英菊自在泰華地產上班,使用了第一個手機號碼後,就再也沒有更換過。

她年復一年的在節假日期間,用祝福簡訊問候著所有客戶們。

這讓客戶們知道,原來張英菊這個做地產銷售的人一直存在著,從20歲到40歲,從小姑娘變成老姑娘,從銷售員到銷售公司的女老總。

20年來,她從來沒有放棄關心他們,是否買房了,是否還需要再投資。

賬戶上的數字,讓張英菊動了在四方大廈附近,再次購買一套小公寓的心思。

買到房後,她要從同事羅姐那裡搬出去住。

最早產生這個想法,還是因為羅姐新男朋友的突然而至。

羅姐去年年初說父母要挾她的那些話,讓張英菊聽了很是心疼她。

但沒想到的是一年後,羅姐真不知道在哪個相親聚會上,就這麼邂逅了一位她心目中的男神。

羅姐的男神是從事IT行業的技術男。

兩人在第三次約會後,羅姐就把IT男帶回了自己的家裡。

同事們私下談論,羅姐找的這個IT男家裡很窮,IT男自己的收入也不高,但是羅姐並沒有因此嫌棄他。

相反,羅姐覺得自己已經有了幾套房子,已經不太在乎金錢,她要找的另外一半,是一位有文化的男人,可以滿足她本人少年輟學,外出打工讀書少的遺憾。

後來的快速發展,就是IT男退掉了租在村裡的農民房,然後搬過來跟羅姐一起同居了。

張英菊理解羅姐,理解30多歲還沒有嫁出去的大齡女人,現在能找到一位真心喜歡的男朋友是多麼的歡樂。

兩人是新歡,張英菊儘量避免見到他們,於是她每晚都是拖到10點以後再回到羅姐的房子。

這個時間,他們基本都已經入睡了。

然半夜醒來,也會出現一些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