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一起奮進2001年(第1/2頁)
章節報錯
戴均把福華金座過戶給李娟後,去掉答應沈濤的好處費8000元后,還獲得總利潤近6萬元,這才不到半年時間。
按照戴均和李娟兩人之前的約定,他們按比例分成。
戴均收回首付和利潤款一起共2.2萬元,這幾個月的按揭貸款其實都是李娟一個人還的。
李娟此刻獲得賣房和利潤款一起共8.8萬元。
李娟加上之前賣松柏公寓剩餘的2萬元以及羅先生給的沒用完的生活費餘額,她的卡里總數竟然達到了15萬元。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金額,看到這個數字,李娟的心裡一陣竊喜。
現在除了這15萬元現金,李娟還擁有了福華金座這套位於福田中心區的優質住房。
嚐到賺錢甜頭之後,戴均跟李娟的關係也變得更加牢固,兩人商定繼續合作下去。
2000年很快過去,即將迎來2001新年。
過去的這一年對泰華地產的很多人來說,都是喜訊和好運連連。
這個喜訊首先體現在兩位老闆衝破重重阻礙,各自離婚到再結婚,合作走到了一起。
老闆們再婚,讓張英菊相信,原來世上是有真愛的,真愛也是可以衝破層層阻撓枷鎖的。
泰華地產自此開始,由兩家人兩個股東合成為一家人,老闆們乘著興致,商定2001年在上海古北區開設了一家分公司,並由其中一位老闆去組建管理。
除了老闆的喜訊,泰華地產的其它員工們,也獲利頗多。
這一年是張英菊來到深圳三年來最開心的日子,因為這一年她的賬戶上第一次擁有了4萬元存款,以往能有1000元,她都覺得是奢望。
2000年時,張英菊在工廠的工資從剛來時的300元漲到600元。
每次拿到工資後,她會留其中的三分之一200元作為自己的吃穿開銷,另外三分之二的400元,按時寄回給陝北老家的父母。
到泰華地產上班後,張英菊跟著同事們耳濡目染,也學精了,她也想存錢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於是張愛菊沒有把全部收入寄回家,而依舊像從前一樣,每月給父母寄去400元。
為了保密,不想讓村裡的同鄉知道她現在的地址,她在郵寄單上填寫的地址和電話都是假的。
還好,郵路沒有錯誤,父母都能如期收到她寄來的錢。
陳杰和戴均經常指導張英菊說,賺錢致富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給自己買個房子,讓自己先享受好,然後再考慮別人。
後來的很多年,張英菊一直謹記這兩位師傅的話,她覺得他們說的那些話,雖然聽起來有點自私,但卻道出了生活的真諦。
張英菊慶幸當年聽了他們的話,也才有了後來不斷增長的財富,以及隨著財富增長,帶來的富貴高品質生活。
春節假期很快過去。
2001年2月底,迎來了春節後正式上班的日子。
此刻泰華地產大多數人的心,還處在慵懶渙散的狀態。
可以說人在公司上班,心還停留在老家的鄉野。
再加上此刻很多需求買房的客戶和賣房的業主們都還在老家過年沒回,所以即使你想約人看房也是沒人。
因此,大家即使上班了,每日上班也都是聚在辦公室裡閒聊。
張英菊沒有回陝北老家,開年就準時來公司報到。
戴均因為陪李娟,同樣沒有回湖南老家過年。
上班的第一天,兩位老闆給按期上班的員工們,每人發了一個50元的利是紅包。
開年老闆給員工們派利是,是廣東省的優良傳統。
所謂入鄉隨俗,即使泰華地產這兩位老闆原籍都不是廣東省的,但他們同樣遵守了這裡的規矩。
廣東這個派發紅包風俗自古流傳,金額從幾元到幾百不等,但無論多少均可,它其實代表的就是新年好意好兆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