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浙商拋售轉戰內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好景不長,從1999年開始,因為鋪面和從事的人群增多,李曄這三個櫃檯的年利潤也不斷下滑,年底算下來還不到50多萬元。
相比其它行業,做電子元器件銷售的老闆們算是比較辛苦的,他們幾乎每日都要從早到晚守在店鋪裡。
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來自浙江溫州山區的李曄在賺足了一輩子花不完的錢後,逐漸萌生出退意。
到2000年時,李曄自己只做一個櫃檯,其餘兩個櫃檯他以10萬元的年租金租出去了。
李曄購買的福華金座8套房子中的四套一房單位,他租給了同樣在電子元器件市場做生意的同行朋友,每月租金為2000元,遠遠高於同面積樓盤一倍的價格。
但即使這麼高,還是供不應求,因為住在這裡太方便了,靠近市場,房子的另外一半客廳還可以堆貨。
福華金座的兩套單房,李曄給了自己的兩個親戚兼員工住。
所以對中介公司放租,李曄只放了一層樓中的兩套60平米的兩房單位,這個房子一套寫在他的名下,另外一套寫在自己的老婆名下。
李曄出租房子的時候很低調,他不僅沒有告訴泰華地產及其它中介公司,那一層樓都是他的,就是另外一套兩房,他也只說是朋友的房子,讓他幫忙代為出租的。
所以戴均幫李曄出租了房子,也只知道他是3棟20C的業主,而不是ABCDEFHI等8個單位的大業主。
李曄租給李娟的這套建築面積為60平米的兩房,是深圳典型的標準兩房兩廳單位,每月租金2500元。
因為受到1998年金融風暴的影響,所以2000年後,整個深圳市的樓價都跌了,福華金座雖然位置不錯,但同樣沒有免除降價這個檻。
現在的二手房價格從李曄購買時候的5000元跌到了4000多元,相比買的時候跌了20%。
不過因為這裡因為位置好,又靠近華強北商業區,所以特別好租,房子基本沒什麼空置期。
這裡的租金回報也不錯,收1012年的租金,就可以回本了。
李曄原本計劃也是持有做長期收租不賣的,但身邊很多80年代就來深圳闖蕩的浙江同鄉朋友們感慨,說華強北的風光已經不再了,未來的機會將在內地,要想繼續賺錢賺大錢,必須轉移目光看得更遠。
隨後說這些話的人,紛紛去了他們老家所在的內地城市杭州、金華、義烏等,這些人離去後,跟著不斷傳來好訊息,這讓身在深圳,但心繫家鄉的李曄,聽得癢癢的,也激發了他的思鄉回鄉投資之慾。
2000年前後正是浙江省全面宣傳發展小商品經濟時代的開始,尤其是義烏市場,開始的定位標準就是國際商品城,未來中國的小商品等都將從這裡出發,然後被批發走到全世界各地去。
現在正是義烏的發展初期,這就如同8090年代的深圳華強北。
這個時機是絕佳商機,尤其是投資商鋪。李曄不想輕易放過。
李曄做了近十年的電子產品零售批發,累了,此刻最大的夢想就是,多買一些固定鋪位收租並且穩定增值,然後自己退休,過起收租養老四處旅行的悠閒生活。
李曄的第一桶金來源於櫃檯商業,所以他很清楚櫃檯的批發利潤,何況義烏的櫃檯和鋪位此刻銷售總價真是很低。
先去的那批朋友們給李曄算過一筆賬,投資200萬元可以買4個鋪加4個櫃檯,每個櫃檯年租5萬元,每個鋪位年租10萬元,這樣不到4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後面就是躺贏著賺錢了。
這樣看來,去浙江購買鋪位出租比仍在華強北做生意強多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李曄又捨不得賣掉華強北的租金不低的櫃檯鋪面,於是才下定決心賣掉買來沒漲反而跌了的福華金座兩套兩房單位。
賣完這兩套房,加上身上的存款,他可以湊足200萬元先回浙江投資。
所以此刻接到戴均有人買房的電話後,他立刻同意在第二天下午見面。
第二天下午兩點,李曄準時出現在泰華地產的前臺。
“你好,先生,請問您貴姓?找哪位?”
前臺開門後問李曄。
“我姓李,找戴均戴先生。”李曄報出名字。
“李先生,請您稍等。”
“戴均,你預約的李先生到了。”
前臺立刻撥通了戴均的分機號碼,告知他。
聽說有人找,戴均立刻從卡座跳起身,快速走向前臺,他猜到了找他的人應該是福華金座的業主李先生。
“您好,李先生,我們上次見過的,一晃就是半年了。”